“中國制造”持續圈粉海外 硬核實力在這里→
2025-03-08 07:29:41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4年,我國外貿總值達43.85萬億元,海關統計顯示,我國已連續八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展現出較強競爭力。
今年前兩個月
我國出口總值創歷史同期新高
走進山東一家新能源企業廠區,技術人員正在對百千瓦級風力發電機組進行調試、檢測,組裝完成后即將發往海外市場。據了解,企業今年前兩個月的海外風光儲訂單已突破3億元。

青島海關所屬日照海關副關長 陳維:2024年,山東省風力發電機組及其零配件出口額達到25.9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已出口近6億元,同比增長約七成。
中國企業持續推進科技創新,不僅有高端綠色能源裝備豐富國際市場,還有AI智能化個性化的前沿產品引領世界風尚。2月底,接入DeepSeek的中國廚房家電新品在海外一經亮相,就吸引了800多家歐美客戶。

緊跟時代潮流,踏準市場脈動,不論是傳統的服裝鞋帽、廚衛家電,還是不斷更新迭代的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中國制造”近年來在海外圈粉無數。不僅如此,在品牌出海的過程中,中國產品帶著中華傳統和文化更深更廣地走向世界。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2.33萬億元,增長5.4%,占同期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前兩個月,我們對歐、美、日等市場合計出口增長2.5%,對東盟、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合計出口增長5.3%。
多方面因素助力
“中國制造”暢銷海外
我國出口再創新高,“中國制造”為什么能一直暢銷海外?
首先是我國具有最完整的產業鏈,制造業集群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再加上持續的創新和科技賦能,讓中國制造具有質優價廉的競爭優勢。
此外,國家出臺了出口退稅、促進貿易便利化等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以及發達暢通的物流體系等,都讓我國的出口保持增長。

民營企業創新實力持續體現
民營企業具有應對市場變化靈活、創新和控制成本能力強、市場布局多元等優勢,已連續6年保持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地位。在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再次強調了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政策不會變,民營經濟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大有可為。
在中國信息產業第一大省廣東,這家集成電路民營企業通過持續投入研發,實現了技術突破,封裝基板做到最小線寬、線距9納米和12納米,成為國內首家具備20層及以下多層電路板量產能力的企業。

外貿企業負責人 許建郎:今年公司前兩個月,我們的產品出口產值達1.5億元,同比增長8%,這些產品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是我國國家戰略之一,近年來廣州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而民營企業成為其中領軍力量。

黃埔海關企業管理處處長 李兵:我們創新開展“口岸+屬地”協同監管,支持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高新技術產業加速落地投產,加大對“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的信用培育力度,助力高新技術企業行穩致遠。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3.69萬億元,增長2%,占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56.4%。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高技術產品6240億元,占同類產品進出口總值的49.3%。
責任編輯: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