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潼川府(上)| “油”然而生 潼南油菜制種榨油一肩挑-華龍網

花開潼川府(上)| “油”然而生 潼南油菜制種榨油一肩挑

2025-03-11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核心提示:

煙花三月,油菜花黃,重慶最盛大的潼南油菜花節,引百萬游客前來打卡。潼南因地處北宋所設潼川府以南而得名,自古物華天寶,如今又因油菜花而“有才華”,每年的潼南菜花節都火出圈,新景觀、新玩法層出不窮,令數以萬計的游客流連忘返。不過,在菜花節火熱的背后,潼南還下了一盤更大的棋——從制種到種植到賞花再到榨油,做齊做強油菜全產業鏈,為菜都潼南進一步上分。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深入潼南采訪,通過“油”“菜”“花”三篇文章,為你解析潼南農業高質量發展之道。

圖片1

川渝人的廚房里,總會有菜籽油的一席之地,這是因為本地菜籽榨油格外的香。作為川渝間的農業大區,“菜都”潼南也是油菜種植強區,32萬畝的種植面積,成就了潼南油菜花的聲名遠播,同時也造就了潼南菜籽油的市場地位?!皟赏氩俗岩煌胗汀?,是潼南圍繞“制種”和“榨油”這大關鍵環節不斷攻關取得的成果。

油菜花盛開的季節,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深入潼南,為你“溯源”一粒種到一滴油的蝶變之路。

引育優良品種

春意盎然的潼南,油菜花鋪滿涪江兩岸,來此賞花的游客多了起來。

若不是種植大戶和制種公司老板介紹,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很難辨別漫無邊際的油菜花海,哪些植株是用來制種?哪些是用來榨油?

說到制種,潼南人挺直了腰桿,作為油菜主產區的潼南,拿到了油菜制種的國際級金字招牌——國家油菜制種大縣。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潼南區當然知道油菜制種的重要性,在自主選育油菜優良品種的同時,該區還向上拓展資源,先后引進了“慶油3號”“渝油28”“華油50”等一批優質油菜品種。

潼南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慶油”系列油菜品種,是由市農業科學院油料所所長、重慶市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黃桃翠團隊研發的,該品種的問世,解決了我國長江流域種植的冬油菜品種含油量普遍偏低的痛點,具有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廣等特點。其中,“慶油3號”含油量達49.96%,“慶油8號”突破51.54%,“慶油11”更達52.37%,實現了“三碗菜籽榨一碗油”到“兩碗菜籽榨一碗油”的躍升。

用于制種的油菜正在茁壯成長。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殷睿 攝
用于制種的油菜正在茁壯成長。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殷睿 攝

與傳統品種相比,“慶油”系列畝產達200公斤,每畝收益可比其他品種增收300元。

隨著“優質雙低三高”品種的推廣,潼南全區油菜良種覆蓋率超過99%,實現“一鎮一品”的區域化布局和基地化制種。其中,在瓊江、涪江沿線的柏梓鎮、崇龕鎮、桂林街道等布局了油菜制種基地2.5萬畝,常年油菜制種面積萬畝以上。

潼南大力發展油菜制種,除了用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注重向外輸出種業模式和產品。位于郭坡村的油菜品種展示評價基地,是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也是全國油菜提單產增效益品種技術觀摩交流會參觀點之一。該項目負責人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基地主要開展油菜品種展示、新品種選育和模式展示等,其中展示油菜品種100余個,包含高產高油冬油菜品種、自育油菜新品種、西南品比、主推品種、全國推廣面積前10大品種等;同時開展人工撒播、無人機飛播、旋耕施肥播種一體化種植等輕簡化油菜種植模式展示,為全市乃至全國油菜產業單產提升提供品種和技術支撐。

來自市場的反饋顯示,潼南區“慶油”系列油菜品種,在長江流域推廣面積累計已超過2000萬畝,成為長江流域冬油菜區的核心品種,在全國的推廣面積更是超過3500萬畝。

培育制種產業

潼南的一粒“小種子”,悄然改變了我國的油菜“大產業”,這是怎樣實現的?

答案是依托專業種業公司、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帶動廣大農戶一起投身高附加值的油菜制種產業。

潼南區先后引進了華智生物、中一種業等科技型制種企業,在制種龍頭的帶動下,專業合作社和大戶紛紛進入油菜制種的賽道。

重慶六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專注農業產業化,創始人周呈印是個八零后,他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自己原本是建筑專業,從事招投標工作不久,就發現了農業賽道的廣闊前景,便毅然轉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菜都”潼南,從檸檬到蔬菜,再到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從事油菜制種,每深入一步,就朝著農業全產業鏈更進一步。

在油菜制種方面,六周農業流轉了數百畝地,第1眼TV-華龍網記者看到,這些地塊緊鄰其開發的檸檬果園,長勢茁壯的油菜已經開花。周呈印說,他們發展油菜制種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鼓勵,正在新建的倉儲設施,就獲得了金融和財政政策的支持。

周呈印站在自己的油菜制種田邊介紹創業經歷。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殷睿 攝
周呈印站在自己的油菜制種田邊介紹創業經歷。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殷睿 攝

油菜通常在9月播種,而晚秋季農作物收獲期一般在10月中旬以后,這樣造成了用地矛盾。育苗移栽,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矛盾。

潼南區在油菜育苗移栽方面也走在了前面。

“以前我們人工移栽,需要4個人干一天才能完成一畝地。現在用機器移栽,一天就能栽20畝?!变蠀^農供幸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其移栽試驗田運用“毯狀苗機械移栽”方式,兩天即可完成全部移栽工作,大大提升了移栽效率、降低了種植成本。

潼南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種業站站長鐘景勇透露,油菜制種屬時間性強、勞動密集型產業,易因勞動力不足造成制種技術規程難以落實,影響種子質量、產量,而油菜制種毯狀苗機械移栽技術在耕種效率、耕種密度、耕種質量等方面有較大優勢,能夠大幅度提升油菜移栽效率。潼南在全市率先開展的毯狀苗機械移栽試驗,有助于油菜制種產業的迭代發展。

“我在基地里都種上了特高含油油菜品種‘慶油’系列,含油量超過50%?!卑罔麈偣麓逵筒朔N植大戶孫建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其400多畝制種田的產量比往年有所提升,總體收入接近50萬元。

潼南區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說,該區積極引導業主、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大力開展油菜制種,采取“公司租賃”“大戶承包”“土地入股”等模式,積極引導企業、大戶實行基地建設標準化、產業發展規?;?、組織經營集約化、全程生產機械化、管理信息化等“五化”生產,不斷壯大油菜制種隊伍,油菜制種基地建設入選了全國十大經典案例,“潼南有種”“潼南有好種”聲名遠播。

拓展榨油賽道

油菜渾身都是寶,菜花用來觀賞,菜籽則有兩大用處,分別是制種和榨油。

在打通制種育苗環節后,潼南區將同樣有附加值的榨油產業做了起來,先后培育出潼南小榨菜籽油、六養冷榨菜籽油、金潼魚菜籽油等諸多地方品牌。

潼南區“慶油”系列油菜品種的菜籽油品質好,富含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上市企業神農種業、國企紅蜻蜓等多家大型企業訂單回收“慶油”油菜籽,并以此為原料,打造了“紅蜻蜓慶油3號菜籽油”“慶油香”“花千里”等多個菜籽油品牌,提升了重慶造菜籽油的影響力。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在重慶紅蜻蜓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廠區看到,其二期項目正在加速建設,現場負責人介紹,這是紅蜻蜓旗下的壓榨工廠。總投資約4300萬元的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底建成投產,涵蓋120噸/天油菜籽壓榨車間、45噸/天菜籽油精制車間、原料庫、菜籽餅庫、生產用房、1100m3油罐區、污水處理、變電所及其他配套公用工程,年壓榨能力3.6萬噸油菜籽,可年產濃香小榨菜籽油約1.2萬噸。生產線傳承古法壓榨的同時,通過自動化網絡系統控制,基本實現數字化、可視化管理。

紅蜻蜓公司潼南廠區。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殷睿 攝
紅蜻蜓公司潼南廠區。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殷睿 攝

為了提升產能,該公司追加投資7000余萬元上馬二期項目,建設300噸/天的食用油全自動包裝車間、花椒油(醬)生產線、紅外增香低溫壓榨生產線中試車間及研發中心等,有望在今年6月底投產,項目建成后,年產值有望達到2.5億元。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了解到,紅蜻蜓潼南項目走的是“工廠+合作社+農戶”聯合發展模式,推動實現高品質糧油的現代化生產,發揮其“離農業最近、聯農民最緊”的先天優勢,在潼南區打造生態油菜籽種植基地,并與潼南、銅梁、江津、大足等區縣發展了訂單農業約46萬畝。

在潼南區,像紅蜻蜓這樣上規模的油料加工企業已超過3家,中小型機械化菜籽油壓榨加工點則有數十家。

將篩選風干后的菜籽倒入榨油機,沉淀、過濾、出油等工序后,一股濃濃的菜籽油香味飄散出來……潼南佳禾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華告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他們壓榨的菜籽油,走的是高端定制路線,有相對固定的用戶渠道,年銷售收入有200多萬元。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從潼南高新區管委會了解到,他們正積極支持龍頭企業建設浸出車間、精煉車間、小包裝車間及庫房,帶動中小油脂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農村土榨油坊加快升級,提升全區糧油的加工水平。

通過引育出油量高的油菜新品種,潼南下好了“先手棋”,壯大了制種產業,將市場拓展至全國;接著,把油菜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環——榨油也做了起來,實現了一“油”多吃,這樣的閉環,也為潼南進一步優化油菜產業鏈創造了新的動能、讓更多農戶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帶來了新的可能。

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 記者 殷睿/文

責任編輯:徐力超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