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場|向“新”力“搭橋” 重慶民營經濟“跨欄”:解碼創新驅動與政策賦能的“山城樣本”-華龍網

渝論場|向“新”力“搭橋” 重慶民營經濟“跨欄”:解碼創新驅動與政策賦能的“山城樣本”

2025-03-18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民營經濟之重,是常識,也是共識。

2024年,重慶民營經濟以61.6%的經濟占比,承載著超九成的就業增量與近半的財稅貢獻。這背后,是重慶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有力寫照。

如今,這座以橋梁聞名的城市,正以“新”為橋,跨越轉型升級的“欄”,探索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山城樣本”。

蛇年開工首日,合川區市場監管局辦事窗口秩序井然,工作人員耐心指導群眾通過“渝快辦”申請企業新設業務。通訊員 佘春燕 攝
群眾通過“渝快辦”申請企業新設業務。通訊員 佘春燕 攝

01

聚“新”勢

政策賦能激發內生動力


在重慶開一家企業要跑幾次?

答案是:一次都不用跑。

“以往,首先要企業提交登記申請資料,然后領取營業執照、刻制印章,再到銀行和稅務部門辦理手續……至少要5個環節,如果遇到需要多個部門審批的情況,時間會更久,要十多個工作日?!蹦习秴^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消防、人防等部門挨個審批,要準備一大堆材料,差不多有半米厚!幾十斤資料,每次都要找人一起抬?!币患业禺a開發企業工作人員這樣回憶。

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政務服務人性化迫在眉睫。

2018年,重慶市專為本地群眾企業打造的“掌上辦事”超級移動終端“渝快辦”上線并逐步迭代升級3.0版本,真正實現“一鍵通辦”。

重慶市政府APP“渝快辦”辦理界面。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重慶市政府APP“渝快辦”辦理界面。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供圖

對此,原力聚合(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謝憶楠深有體會。

這是一家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的民營企業,由多個子公司共同投資而成?!肮倔w系比較復雜,涉及多個股東,去年9月,公司在兩江新區注冊完成,依托‘渝快辦’,從申請章程到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營業執照,全部實現‘一網通辦’,一次都沒有跑過窗口?!敝x憶楠回憶。

這樣的新辦企業,去年在兩江新區每天約增長56戶。新辦企業數量的高速增長,是重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印證。

數據顯示,重慶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健全“民呼我為”及“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協調解決企業訴求4800余項,受理吹哨事項1.2萬余件,辦結率和滿意度均超99%,讓民營企業安心發展。

民營企業大膽發展的“底氣”,還來自于一場場政策“及時雨”。

今年2月,市發改委公布《重慶市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的公告,擬出臺26條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尋方問策。公告指出,重慶要以超常規舉措培育壯大民營經濟,奮力打造民營經濟發展高地。

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高健表示,市發改委將聚焦民營企業最關心最緊迫最現實的問題,在破除隱性壁壘規范行政執法清償拖欠賬款政策直達快享等方面推出一批切口小見效好的微改革,著力營造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從破除隱性壁壘到政策精準滴灌,重慶民營經濟崛起之路越走越寬。

鑫源汽車智能車間自動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受訪單位供圖
鑫源汽車智能車間自動生產線一派繁忙景象。受訪單位供圖

02

闖“新”路

智造“躍遷”定義產業高度


政策東風勁吹,企業的創新勢能開始加速釋放。

作為重慶本土民營制造企業,鑫源汽車是最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車企之一,2015年,鑫源正式立項,開發新能源商用車產品。

這在當時是一個非?!俺啊钡臎Q策。

從最初選擇供應鏈合作、外購核心技術遭遇產品質量“滑鐵盧”,到痛定思痛建立起以自研自造為核心的技術體系。鑫源汽車完成了核心技術的三級跳:建立研發平臺與自主創新,掌握整車系統集成與匹配、整車控制系統、電驅動系統三大關鍵技術,與寧德時代、匯川電機、比亞迪電池等一流供應商形成深度戰略合作,打造產業鏈集群生態。

技術的突破需要應用場景的驗證,智能化成為鑫源撬動市場的下一塊敲門磚。

“商用車與乘用車不同,后者功能定位多為‘代步’,商用車則具有更多‘工作’屬性,對于駕駛員來說,在車上待的時間也更久,用戶的舒適需求更重要?!宾卧雌噾鹇云放飘a品部總監廖俊介紹。

鑫源汽車嘗試在商用車領域率先推出一些用戶所需的智能化功能。以“司機駕駛意圖識別”為例,它可以根據踩剎車的輕重緩急,判斷司機是正常減速,還是緊急避讓,或是將要停車,然后調節能量回收強弱,從而讓電池續航更久。這一技術,最多可在原電量基礎上增加10%的電池續航。

新賽道為鑫源汽車帶來的改變是顯著的。目前在新能源城配物流領域,鑫源汽車已進入行業前三名,2024年實現營收近100億元,員工超6000人。

與此同時,面對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下半場”變革,鑫源開始思考如何構建面向未來的底層架構。

在涪陵,一座為其量身打造的集柔性生產、智能制造于一體的“未來工廠”正加速建設。

鑫源汽車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馮悅介紹,這座工廠能同時實現30多種車型、上萬種配置的柔性排產,投產后整體自動化率將達到80%,每90秒即可下線一臺車。

這場智造“躍遷”的背后,是重慶民營企業以“智”提“質”的不懈探索,也折射出重慶民企在產業變革中的戰略突圍——

轉型不是推倒重來,而是用數字技術重構產業基因。

未命名圖片
重慶忽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演示宗申智慧工廠。華龍網記者 劉釗 攝

03

拓“新”局

主動求變開拓發展空間


技術創新的星火已成燎原之勢,新的命題隨之浮現:如何將產業升級的勢能轉化為市場開拓的動能?

重慶企業給出答案——“主動求變”是關鍵。

在忽米網負責人看來,制造業積極擁抱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是“必修課”。

2015年,忽米網孵化于宗申集團內部,作為交易服務平臺,用來打通集團上下游5000多家的配套產業企業的信息孤島,實現升級改造。

比如,宗申動力摩發1011線就是忽米網改造生產線的成熟案例之一。

與傳統的自動流水線相比,智能化改造后的1011線生產線人員減少比例超過70%;自動糾錯防錯能力提升了10.6倍;作業自動化率增長了10倍;整體效率提升了4倍;過程裝配質量數據采集分析點提升了10.8倍,實現了國內產線智能化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2019年,忽米網再次打破傳統思維和業務模式的局限,搭建起“三位一體”的戰略生態體系,即:以工業互聯網交易服務平臺為商業層,以工業互聯網技術云平臺為能力層,以工業互聯網生態產業園為場景層。

如何理解?通俗來說,工業互聯網交易服務平臺類似于工業版的“阿里巴巴”,企業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尋找合適的產品和服務,而工業互聯網技術云平臺則為交易服務平臺提供技術支持,工業互聯網生態產業園則深入工廠聚集地,幫助當地企業智能化轉型,既是服務中心又是線上流量入口。

僅用了兩年時間,忽米就發展成為擁有500萬平臺注冊用戶、6萬開發者、連接130多萬臺工業設備、交易規模突破100億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平臺企業。

“求變”不僅僅是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被動適應,更是通過自身的變革去引領和推動重慶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需求向外”則是重慶企業“求變”的另一種可能。

數字化生產線助力美心門提質升級搶占海外市場。受訪者供圖
數字化生產線助力美心門提質升級搶占海外市場。受訪者供圖

“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是我們開拓海外市場的法寶。”重慶美心(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從單一的門類產品銷售,轉變為以門類為主,整裝定制、智能家居、系統門窗等產品相結合的多元化產品銷售結構。

這樣的“大家居”轉型讓“美心造”門窗產品加速走向全球市場,先后為卡塔爾世界杯球場、柬埔寨新機場、老撾鐵路及經濟區等海外一批重大建設項目提供配套。

數據顯示,企業近年出口勢頭逐年向好,目前出口產品銷量年均增長7%。這背后,是產品創新與市場洞察的雙輪驅動。

從制度破冰到技術攻堅,從智造蝶變到格局重構,這座城市的創新基因已融入民營經濟的血脈。站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歷史關口,重慶樣本昭示著: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 李舒/文 首席記者 董進/審核

責任編輯:邵煜晟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