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育精神與城市氣質共鳴,當觀賽流量變發展增量—— 重慶體育經濟撬動消費新賽道-華龍網

當體育精神與城市氣質共鳴,當觀賽流量變發展增量—— 重慶體育經濟撬動消費新賽道

2025-03-20 06:17:07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未命名圖片
九龍坡  2024中國攀巖聯賽總決賽中,選手向上沖擊終點。記者 張春曉 攝/視覺重慶
未命名圖片
忠縣  第五屆長江三峽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頒獎典禮現場。通訊員 余鴻 攝/視覺重慶
未命名圖片
巴南  WTT重慶冠軍賽二〇二五現場座無虛席。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上個周末,4場高級別體育賽事相繼在巴南、銅梁、永川、江津擂響戰鼓。3月15日晚,重慶銅梁龍體育場化為一片紅色海洋,2025中甲聯賽開幕式在此舉行,重慶銅梁龍隊主場首秀吸引了萬余名球迷到場助威;次日,中國足協杯開幕式在江津區鼎山體育場拉開帷幕,東道主重慶春蕾隊點球戰勝北京理工隊,點燃全場熱情;同一天,中國女足最高級別職業賽事——2025中國足球協會女子超級聯賽第三輪在永川區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與此同時,巴南區華熙LIVE·魚洞·場館內,重慶觀眾以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見證了WTT重慶冠軍賽2025(以下簡稱WTT)孫穎莎、王楚欽的奪冠榮耀時刻。

這個“四城同燃”的周末,勾勒出重慶區縣體育經濟發展的新圖景——各大區縣賽事經濟方興未艾,正在將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發展增量。

1

優勢在哪

非遺特色、硬件優勢、群眾基礎構筑區縣辦賽底氣

中甲聯賽開幕式現場,當非遺銅梁火龍在場內翻騰出絢麗的金花時,銅梁區文化館館長楊俊難掩自豪:“這些龍為中甲聯賽注入了‘銅梁魂’。”

上周日,在相隔40公里外的江津,足協杯開幕式上靈動的“小彩龍舞”是江津區的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它將舞龍與中華傳統武術融合,剛柔相濟,為揭幕戰鋪陳出千年武術之鄉的底蘊。

“非遺+賽事”的化學反應,恰是重慶區縣辦賽的特色之一,區縣各具特色的文旅資源與頂尖賽事“強強聯合”,彰顯獨特魅力。

不只非遺,體育賽事青睞中心城區周邊,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硬件支撐構筑起區縣辦賽的底氣。例如在巴南,華熙LIVE·魚洞·場館具備舉辦國際頂級體育賽事的硬核實力。永川體育中心作為女足國家隊訓練基地,是中國女足口中的“老家”之一,高規格的場館建設水平為承接國內外頂尖體育賽事的舉辦提供了堅實保障;而銅梁龍體育場則是廣大球迷認可的聚集地,群眾基礎深厚。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滕金生注意到,近年來在賽事組織方面,周邊各區縣從賽事籌備、人員組織到現場調度,已較為成熟。例如《銅梁區促進文化旅游體育業高質量發展五條措施》等政策支持就為賽事經濟注入活水。

濃厚的群眾體育氛圍更是辦賽的重要基礎。江津區多年來致力于將足球從“娃娃抓起”,全區足球場數量達117片;永川區數年來依托永川國際女足錦標賽等大型賽事,將足球文化植入城市肌理,除了讓足球走進學校,還在城中修建足球主題公園、雕塑,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市民對足球的熱情。

“重慶濃厚的乒乓球氛圍是WTT連續五年落地重慶的重要原因。”中國乒乓球協會相關負責人曾多次這樣表示。在巴南,WTT的配套活動“村踢踢”球王爭霸賽等群眾性賽事,連續兩年引發狂歡。重慶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國際級乒乓球裁判嚴小波也關注到,近年來重慶各大區縣“村BA”“村TT”等火爆的特色群眾賽事層出不窮,“有這樣的群眾熱情,頂級賽事自然能在沃土中生長?!彼f。

2

如何變現

體育跨界、文旅融合形成品牌效應

“看完球賽泡溫泉,這種度假真是完美!”WTT落下帷幕的當天,上海游客李薇去打卡了南溫泉和木洞古鎮。像她這樣“跟著賽事游重慶”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數據顯示,WTT賽事期間巴南區接待游客116.07萬人次,帶動綜合消費數億元。

“我們希望龍文化從街頭‘火’到賽場,讓地方特色非遺與體育跨界共生,更希望讓體育流量轉化為文旅‘留量’?!便~梁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賽事期間,銅梁區在球場周邊集中推介“渝味360碗”銅梁特色美食和玄天湖等景點,周末兩天全區游客人數同比增加13.25%,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974萬元;江津區則以賽事為媒,大力推介白沙古鎮、四面山景區的旅游線路,賽事期間旅行社接單量大幅上升。

2025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賽事經濟。作為新興經濟形態,賽事經濟正以強大的產業帶動效應和品牌傳播效應,為重慶區縣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消費拉動。

重慶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大區縣已形成“月月有賽事、區區有品牌”的格局。今年,重慶龍舟公開賽、中國武隆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環三峽公路自行車賽、智跑重慶國際城市定向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賽事都將在不同區縣舉辦。接下來,還將跨部門協同推進文體旅商深度融合,推動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充分釋放體育賽事特有的聚眾效應、流量效應和乘數效應。

3

怎樣拓展

圍繞賽事發展上下游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

如何讓區縣經濟通過“賽事+”創新方程式繼續求解發展新動能?巴南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賽為媒,促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體育消費擴容升級;銅梁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借力龍文化體育賽事,形成獨一無二的文化賽事品牌;永川區則希望繼續依托國際頂級賽事,將“足球之城”打造成該區的名片之一。

“賽事經濟不應是曇花一現,而要成為持續發熱的暖爐?!蔽髂洗髮W體育學院院長黃曉靈指出,豐富多彩的高流量賽事可成為提升城市軟實力、促進多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合川區為承辦重慶市七運會新建的游泳館已成為市民日常健身的熱門場所,展現出賽事與城市發展的融合。在重慶理工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黨委副書記謝博看來,區縣應將體育賽事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水平。以舉辦賽事為契機,改善交通、住宿等條件。

在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原院長易小光看來,目前對于各大區縣而言,完善體育產業生態是關鍵。應圍繞體育賽事,發展上下游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方面,增強體育用品制造、體育傳媒等產業扶持,培育本土企業;另一方面,引進國內外知名體育企業,加強體育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融合,開發體育旅游線路、文創產品,拓展產業空間。

當足球遇見火鍋、攀巖邂逅山城、電競碰撞古鎮,當體育精神與城市氣質共鳴,當競技激情與市井煙火交融,從觀賽到度假,從流量到留量,重慶正在“賽事+”的賽道上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我們期待更多八方來客來到重慶,用運動丈量生活,用消費續寫城市體育新故事。

責任編輯:趙秋云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