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團隊從超700℃鋁水中解鎖低碳密碼
2025-03-25 10:22:54 來源: 重慶日報

走進重慶國創輕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試基地廠房,熔保爐閘門緊閉,電子儀器上“759℃”的數值警醒周圍人,爐中積聚著驚人的熱量。
在這里,40℃以上的室溫是常態,一支以“95后”為主的科研團隊長期守在高溫熔爐邊,潛心攻關鋁合金再生循環技術,解鎖銀色鋁水中的綠色低碳密碼。
從零起步,組建技術攻關團隊
鋁合金綠色再生循環技術,是指通過一系列環保、低碳、高效的方法對廢鋁制品進行回收、處理與再利用的技術體系。
鋁產業工藝改進涉及方方面面,找到著力點才能形成科研成果、有效推動成果轉化。研發工程師陳婷入職后,一直思考如何推動再生循環技術攻關工作。
為此,陳婷回歸產業一線,從生產線上、從工人師傅那里找思路探方向。她發現,雜質是影響再生鋁循環使用的重要因素,而當前業內卻缺乏再生鋁熔體質量數據庫,導致企業難以快速準確判定再生鋁使用條件下的夾雜物形貌和成分,優化工藝流程時間和經濟成本因此被抬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效率大大降低。
找到突破口就能有的放矢。陳婷回到實驗室,針對再生鋁熔體質量分析展開研究,組建起了四人團隊。
高溫取樣,破解鋁水雜質奧秘
隨著一陣機械嗡嗡聲,滾滾熱浪席卷而來,室內溫度陡然上升,一股銀色的“溪流”順著流槽緩緩流出。
團隊成員趙浩東身著防護服、戴著安全帽,穩穩踏上支架,用一柄長長的“鐵勺”從“溪流”中舀起一勺,再緩步走下,將鋁水倒入準備好的容器中。短短5分鐘取樣流程,他做得分外認真。
“再生鋁熔體質量分析需要最‘新鮮’的鋁液樣本,只能從生產線上現取。鋁液樣本是700多攝氏度的高溫液態金屬,但凡碰到一點水就會‘放炮’(指鋁水爆炸飛濺),濺到身上可不是鬧著玩的!”取樣前的準備工作需要一個多小時,趙浩東每次都要反復檢查防護措施,確保絕不出錯。
隨著研究的持續深入,趙浩東取樣的次數也在增加,他說:“取樣越頻繁,意味著數據收集正變得更快、更準、更有效率,也預示著研究離成功更近了一步?!?/p>
再生鋁熔體分析技術有突破
走進光學顯微鏡實驗室,兩臺高精度顯微鏡正在對最新制備的渣樣進行觀察,旁邊的實時成像顯示系統上,黑白兩種色塊一左一右占據了屏幕,色塊交界處的不規則、顏色異常的夾雜物是觀察的重點。
當前主流的再生鋁熔體質量檢測方法,是通過光學顯微鏡、肉眼觀察。
建立行業再生鋁熔體質量數據庫的想法,在團隊中悄然扎根。2023年底,團隊收集了上百個再生鋁熔體樣本,用傳統方法對其中前20個樣本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作為基礎資料錄入數據庫中?!?個小時檢測一次,我們前后用了3個月時間才完成?!眻F隊成員郭茜介紹,在此基礎上,團隊逐步建起基礎數據庫,并結合數字化手段初步搭建了一套實驗室檢測方法,成功將檢測時間縮短到了1個小時以內,顯著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如今,團隊研究成果已初步形成,不少企業主動來尋求合作,他們已收到待測鋁合金樣品超過200件。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卞立成
責任編輯:鄧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