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指南”架起黨群“連心橋” 北碚“小臺歷”惠及大民生
2025-03-25 10:20:23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霍呂)近日,北碚區東陽街道天府民居北社區居民唐先金家里的燃氣設備出了問題,想到社區送的臺歷上印有民生服務電話,老唐便撥打電話反映了情況,沒想到工作人員很快就上了門,不到1個小時就把設備修好了。
2025年年初,北碚區東陽街道天府民居北社區向轄區3000余戶居民制發“民生臺歷”,該臺歷集問需、服務、監督、參與等功能于一體,成為了獨具特色的“民生指南”,不僅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也架起了黨群“連心橋”,激發了社區治理活力。

真問需 搭建黨群聯系橋梁
樓上游老師家漏水,導致我家廚房煙道受損,希望社區能協調解決;2區1棟2單元樓下的垃圾箱未及時清運,臟亂差、氣味大,向物業反映多次未解決;3區31棟1單元2-3室電動摩托車飛線充電,存在安全隱患……翻開天府民居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田琳的筆記本,里面規整地記錄著她向群眾收集的問題建議。
“都是之前入戶發放‘民生臺歷’時收集的,大部分已經解決。”田琳說,今年年初,社區設計制作了一本“民生臺歷”,并組建發放專班將臺歷精準送達每一戶居民家中。在發放過程中,大家同步開展“臺歷問需”調查,收集到事關群眾利益的問題線索30余條。
筆者見到,這本“民生臺歷”與普通臺歷外形并無差異,但內容卻大相徑庭。臺歷封面背后設置了“社區全家福”,展示11名社區工作人員的照片及姓名。而末頁的“社區工作人員分工情況表”,則詳細標注了大家的職務與工作職責,方便群眾“對號入座”,快速鎖定責任人,實現“居民有所求、社區有所應、人員有所對”的高效服務。
不僅如此,為充分發揮轄區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社區還在臺歷上公開區、街道、社區“三級”監督電話,不僅搭建起一個黨群溝通聯系的橋梁,同時也幫助街道、社區更好地了解民情、匯聚民智、回應民聲。
優服務 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老李調解室”作為社區和諧穩定的“護航艦”,年均成功調解糾紛300余件;“石趣”藝術體驗,每年吸引1000余人次參與,成為傳承弘揚地方文化的“新引擎”,彰顯社區獨特文化魅力……
臺歷里,天府民居北社區設置了“品牌矩陣”版塊,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社區特色品牌,讓臺歷不僅是服務指南,更成為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熱情的“流動邀請函”。居民何素華看到“石趣”項目介紹后,就主動報名加入了該項目,成為了參與非遺傳承的一員。
據統計,僅在臺歷發放期間,社區就新增注冊志愿者15人。而臺歷發放后,社區活動參與率同比提升33%,居民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為社區治理注入了強勁動力。
筆者注意到,在“社區工作人員分工情況表”旁,還有一張“便民通訊表”,其精心整合了水電氣訊、醫院等11個民生服務電話,宛若一個便捷生活服務熱線庫,居民只要翻開臺歷,便能迅速獲取所需服務電話,極大提升生活便利性。
此外,臺歷還設置了“平安守護”相關內容,嵌入全年消防演練、安全檢查等內容,使居民對社區工作一目了然;印制反詐、民調知識圖解,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常見詐騙手段、應對方法等相關知識,提升居民安全防范意識。
北碚區東陽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將在轄區另外13個村、社區推行“臺歷工作法”,同時指導各村、社區建立“臺歷需求庫”,即時更新服務內容,讓“臺歷工作法”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在東陽街道的生動實踐樣本。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