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菊:25載溫情守護 用愛筑起家的港灣
2025-03-31 17:19:28 來源: 看萬州
清晨六點,萬州的天空還泛著魚肚白,百安壩街道創業街的何南菊家,已彌漫開溫馨的氣息。
廚房里,破壁機輕聲嗡鳴,鴿子肉、魚肉與雜糧在晨曦中化作細膩的糊狀物——這是何南菊為姑姐呂應霞精心準備的早餐。自姑姐因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導致失明、下肢癱瘓后,這樣的場景已持續了3000多個清晨。
隨著“?!钡囊宦暣囗?,營養餐完成。何南菊輕手輕腳地將食物盛入碗中,細心攪拌至溫熱適中,隨后步入房間,用比春風更溫柔的聲音喚醒姑姐:“大姐,該用餐啦。”
從1999年結婚以來,何南菊就這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沒有血緣關系的姑姐,甚至在丈夫去世后,反而用更堅定的愛,為姑姐撐起生命的屋檐,書寫了人間溫暖之歌。

大愛無聲 二十載照顧溫暖時光
1999年,何南菊與丈夫呂應慶組建家庭。彼時,丈夫的姐姐呂應霞患有精神分裂癥,生活無法自理,婆婆熊友華擔心女兒成為兒子一家的負擔,提出獨自照顧女兒。
“既然選擇結婚,咱們就是一家人,就該風雨同舟?!焙文暇罩鲃犹岢鲆黄鹫疹櫣媒?,用愛撐起姑姐的生命屋檐。
從此,何南菊就成了鄰里夸贊的“好媳婦”:婆婆的衣櫥里,四季更迭總有她精心挑選的衣物;姑姐的床頭,每日的藥片、溫水準時擺放,連指甲也被修剪得圓潤整潔,一家人和睦相扶,幸福有愛。
2017年,這個溫暖的家遭遇“撕裂”。4月,母親猝然離世的傷痛尚未平復,婆婆突然暈倒,送到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腦聽神經瘤”。在何南菊的堅持下,手術后迎來了漫長的康復。
然而,婆婆出院2個月后,丈夫卻查出肺癌晚期。家庭的積蓄早已見底,何南菊白天在加油站加油,下班后奔走在醫院和家里,照顧病床前的丈夫,幫助康復期的婆婆。盡管如此,丈夫在苦苦掙扎3個月后,還是離開了人世。
丈夫去世后,何南菊并沒有退縮放棄,更沒有離開這個家,反而將傷心化為關愛家人的動力,堅持不懈為婆婆做腦手術后康復,幫助婆婆重新站起來,同時也悉心照顧好因糖尿病而失明和下肢癱瘓的姑姐,用大愛溫暖這個家,溫暖二十余載時光。
溫情如春 每一天陪伴筑起希望
婆婆的復健是一場漫長的跋涉。起初,老人連抬腳都哆嗦,何南菊便跪在地上,雙手托住婆婆的腳底一步步往前挪。
婆婆學走路的日子,樓梯間成了她們的戰場。何南菊用舊床單縫了條寬腰帶,一頭系在婆婆腰間,一頭纏在自己手上。老人每邁一步,她就跟著弓一次背,像纖夫拽著沉重的船?!耙弧⒍?、三……”數數聲混著喘息,在空蕩的樓道里回響。直到兩年后的一天,婆婆突然攥住她的手驚呼:“菊啊,我有感覺了!”熊友華扶著墻,慢慢挪動了步子。
肌肉繃緊,何南菊便每天為婆婆按摩。付出終于得到回報,經過1年多的康復,婆婆感受到了愛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腿的力量,慢慢可以扶墻行走。
照顧姑姐則是另一場無聲戰役。因糖尿病失明且下肢萎縮,姑姐常因幻覺焦躁哭喊。何南菊發明了“觸摸溝通法”——輕拍三下表示“吃飯”,握緊手背是“別怕”。深夜,姑姐尿濕床單,她默默更換清洗,寒冬里雙手凍得通紅也從不抱怨。夏季,她堅持每天為姑姐洗澡,洗澡的同時換洗床單被褥,讓姑姐永遠干凈整潔?!拔覀兠吭律祥T回訪,看到的永遠是整潔如新,沒有一點異味,且從沒聽說長過褥瘡,這得多細致的照料!”慶寧社區干部嚴菲說道。
溫情如春,在陪伴中筑起希望。同一屋檐下,何南菊一邊盡孝婆婆,一邊大愛姑姐,讓一個普通的家庭充滿陽光,充滿歡笑。

堅守如一 續寫人間溫暖
“兒子走時,南菊才40歲出頭,我希望她有自己的生活,不應該把余生耗在我這個老婆子和姑姐身上,但說了幾次都沒說動?!毙苡讶A一邊削蘋果,一邊說起往事。
康復能行走后,熊友華鼓勵何南菊再找伴侶,沒想到遭到一口拒絕。想到可能是擔心家里老人和病人沒人照顧,熊友華提出將姑姐送到醫院,自己則去養老院養老,沒想到也被何南菊拒絕,“我們是家人,家人就應該相互扶持,互相溫暖?!?/p>
何南菊是加油站加油員,工作之余,幾乎所有時間都在照顧家庭。
“像我這么大年齡的老人,不少手術后沒活過幾年,你看這么多年過去,我都82歲了,身體感覺還不錯,這全都是靠兒媳婦照顧得好?!毙苡讶A樂呵呵地說道。
如今,何南菊依舊在細碎的日子里默默付出。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只有細水長流的家庭溫暖。在她的守護下,這個家馨香滿庭,愛意綿長。
她的行為,也為女兒樹立了一個堅強、有責任心的榜樣。4年前,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女兒毅然選擇了臨床醫學,立志用知識給家人帶來更多溫暖。
“我沒做什么特別的,就是不能讓這個家散了。”談及為何堅守,何南菊輕描淡寫地回答道。
粥飯的溫熱、翻身的輕響、藥盒的開合,匯成了這個家庭最動聽的樂章。何南菊用行動詮釋了真正的英雄主義——在平凡生活中,用愛編織希望。
重慶三峽融媒體中心記者 堯華燕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