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 | 以“忠”為名!老人臨終囑托:2萬元“特殊黨費”交給黨-華龍網

百姓故事 | 以“忠”為名!老人臨終囑托:2萬元“特殊黨費”交給黨

2025-04-03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834
1
記者手記

他把“忠誠于黨,不忘初心”踐行了一輩子。

“我爸爸在最后清醒的那段時間,讓把攝像機打開,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去幫我交一筆特殊黨費,以后我就交不了了’。” 回憶起父親羅忠最后的時光,今年60歲的羅江莉忍不住哽咽:“他真的把名字里的‘忠’堅守了一輩子。”

3月2日,羅忠因病去世,享年95歲。

3月17日,羅江莉帶著父親的囑托,將2萬元特殊黨費鄭重地交到了璧山區軍休中心。這筆黨費,凝聚著羅忠一生對黨的感恩與熱愛。

羅忠(第一排右一)和家人在一起。
羅忠(第一排右二)和家人在一起。

01

為信仰,他把“忠”刻入姓名

說起父親的履歷,小女兒羅江莉十分熟悉:羅忠生于1930年3月,1949年12月入伍,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6月30日退休,2004年1月移交安置到璧山區軍休中心,因公八級殘疾軍人,曾獲三等功3次。

其實,在羅忠的原名里本沒有“忠”這個字,是他在1949年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后給自己改的名。

“我爸爸原名羅世墉,他曾提到改名就是為了要勉勵自己,做一名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社會主義、忠于人民的子弟兵。做一名忠誠老實的人?!绷_江莉說,為此父親踐行了一輩子。

羅忠的軍功章。
羅忠的軍功章。

在羅江莉的記憶中,父親羅忠對黨的熱愛已經融入生活的點滴。盡管年事已高,身體日漸衰弱,但每次新聞播報重要會議時,羅忠總是端坐在電視機前,認真收看會議內容。一邊看還一邊記在日記本上,眼睛里閃爍著認真又熱忱的光,總是讓一家人都不由自主地跟著安靜下來。

“要勇于擔當作為,開創共建‘一帶一路’更加光明的未來?!?/p>

“黨的歷史和精神,我們不僅要學習,還要代代相傳……”

“光榮屬于勤奮自學……”

整理遺物時,讀著羅忠日記本上的字字句句,羅江莉也終于完整地看到了父親的信仰和忠誠,她哽咽著說“對我爸爸來講,黨始終是指引他前行的明燈,是他一生信仰的堅守?!?/p>

羅忠生前留影。
年輕時的羅忠。

02

為人民,他救死扶傷幾十年如一日

經過戰爭的洗禮,24歲的羅忠愈發堅韌。從戰場負傷歸來,羅忠于1954年回到某部隊醫院組建該院五官科(含眼科、耳鼻喉、口腔科),作為一名耳鼻喉科的醫生,正式踏上救死扶傷的道路。

20世紀80年代,醫療技術相對落后,但羅忠憑借著自己的鉆研精神和一套獨特的公式,成功為許多患者矯正視力。在子女們的記憶中,父親羅忠退休后上街散步,都常常會有老人上前打招呼:“羅老師,你當年給我治過眼睛的。”

在羅江莉展示的關于羅忠的報道中記者看到,有一次,一位老人突發眼疾,但當時醫院停診且正在修建病房。羅忠得知情況后,毫不猶豫地設立臨時門診室為老人診病,又從老人家庭的經濟狀況出發,申請減免白內障手術的部分費用,最后成功為老人恢復光明。

除了日常門診和手術,羅忠還時常參與各種緊急救援任務。1976年的一天,重慶市民黃振華遭遇車禍眼部受傷,羅忠不僅通過急診手術保住了他的右眼,為防止交叉型眼炎,在黃振華住院治療的一個多月時間里,已過花甲之年的羅忠還總是冒著炎炎烈日,每天親自為他清洗傷口、動手術、縫合、換藥、拆線,無微不至地照顧直至患者出院。

“我爸爸常說,每一位患者都是他的親人,醫生就像是與死神的賽跑?!绷_江莉回憶,父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軍醫的使命與擔當。

羅忠在北京的留影。
羅忠在北京的留影。

03

對家人,他要求“自己的路自己蹚”

如果說患者們對羅忠的印象是態度和藹,盡職盡責,那子女們對羅忠的印象則是要求嚴格,生活勤儉。

“我給他買衣服,他都舍不得穿。”羅江莉說,這是由于父親羅忠年少經歷養成的習慣。

羅忠年幼時就失去了父母,在親戚家長大,小時候家里的衣服總是縫縫補補,也要求全家人都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家中的物品總是物盡其用,從不鋪張浪費。

對待子女的教育,羅忠更是堅持“自己的路自己走”的原則。

“他從不利用自己的特權為子女謀取私利,我們兄弟姐妹三人都是靠自己找到工作的。”羅江莉說,以前雖然她不理解,但也通過招工進入單位,一步一個腳印地工作。直至前段時間,羅江莉讀到了父親的日記,她才感受到了父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刻進骨子里的信仰。

羅忠在日記中寫道:“不要靠家長,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自己的路自己蹚。”

羅忠不僅對子女嚴格要求,對自己的親戚也同樣一視同仁。曾經有親戚找到他,希望他能幫忙安排一份好工作,羅忠婉言拒絕:“工作要靠自己的本事去爭取,不能走后門?!?/p>

慢慢地,這份剛正也成了羅家的清正家風。在他的影響下,整個家庭充滿了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氛圍,子女們也將這份家風銘記于心。

退休后,羅忠同志依然心系單位,積極發揮余熱,以豐富的從醫經驗繼續奮戰在一線醫療崗位上,并為地方培養了多名??漆t療人才。

移交璧山軍休中心休養后,羅忠也積極參加軍休中心組織的集中政治理論學習和各項活動,堅持撰寫學習心得體會。

羅江莉(中)正在替父親羅忠交2萬元黨費。
羅江莉(中)正在替父親羅忠交2萬元黨費。

如今在璧山區軍休中心,羅忠的事跡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他的老戰友們回憶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羅忠是個好同志,他對黨忠誠,對工作認真負責,對戰友和群眾熱情幫助,他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軍休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將以羅忠為榜樣,更加用心地服務好每一位軍休干部,傳承和弘揚他們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羅忠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從戰火硝煙中走來,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堅守,以清正廉潔的家風育人。他用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這份特殊的黨費也將繼續勉勵“后來者”,把“忠”刻進姓名。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姜念月/文 受訪人、璧山區軍休中心/供圖 林楠/主持

百姓故事banner

責任編輯:邵煜晟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