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紀錄|父親的模樣——跨越56年的見面-華龍網

微紀錄|父親的模樣——跨越56年的見面

2025-04-04 06: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1969年,對于蔣必清一家來說是命運的分水嶺,這位子弟兵告別孕妻踏上赴西藏的征程,從此再未回來。56年后的今天,蔣必清未曾謀面的女兒蔣華英,也踏上了赴西藏的征程。

憑借藏渝兩地“為烈士尋親”公益行動,蔣必清終于有了“下落”,他于1969年追捕不法分子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犧牲地在西藏昌都市邊壩縣,安葬在相鄰的洛隆縣烈士陵園。

從兒時起,蔣華英就一直在尋找父親,56歲的她已不再年輕,但接到“您的父親為國捐軀,安葬在洛隆縣烈士陵園”的電話后,這位柔弱的大姐強忍悲痛,做出了一個超出身體承受能力的決定——踏上雪域高原,尋訪父親戰斗和犧牲的印跡,并趕赴烈士陵園上墳。

“爸爸,56年了,我終于找到你了”“爸爸,我給你帶來了老家潼南的特產”“爸爸,女兒好想和你擺一擺龍門陣”……

蔣華英在墓前訴說著對父親的思念,期待、委屈、痛苦、自豪等情愫交織在一起。

蔣華英是為洛隆烈士陵園173名烈士尋親以來,第一個趕來認親和祭拜的烈士親屬,看著烈士們被安葬在一起,她對父親犧牲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隨后,蔣華英繼續趕路,尋訪父親戰斗的足跡,從藏族同胞那里,她知道了父親犧牲的經過;從昌都市領導的口中,蔣華英進一步理解了子弟兵和援藏干部為解放西藏、建設西藏而忘我奉獻,甚至不惜獻出寶貴生命的神圣使命感。

“重溫了父親進藏路和戰斗的足跡,我覺得他為了民族大團結犧牲是值得的?!笔Y華英最后說道。

清明祭英烈,蔣華英用“懷念不如相見”的不懈追尋,實現了與父親跨越56年的“見面”。

盡管蔣必清從未留下過一張照片,但在這場跨越時空的“見面”之后,他在女兒心目中的偉岸形象越發清晰起來。

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文

責任編輯:李茜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