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共文化服務成果獲評“改革創新成果”
2025-04-08 07:51:28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近日,市委改革辦通報了“2024年重慶市改革創新成果”,對全市重點領域改革和“數字重慶”建設中的改革創新成果進行了表彰。由市文化旅游委申報的改革案例《引導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百花齊放” 推動優質文化融入高品質生活》、牽頭建設的“高品質文化生活”綜合場景應用雙雙入選,奏響了公共文化服務線上智改與線下文改融合發展的“協奏曲”。

據介紹,近年來,市文化旅游委圍繞“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堅持線上智改與線下文改融合發展,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在推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方面,結合“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打造,通過用好社區存量資源、活化利用優質文化資源、深挖鄉土文化資源、推動文商旅資源融合等舉措,彌補基層短板、滿足多元需求、創新發展機制,與社會各界力量共建共享類型多樣、內容豐富、機制靈活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通過幾年努力,全市已建設新型公共文化空間412個,改變了單純按行政轄區布局設施的方式,構建了“設施匹配人群”的新機制,有效彌補了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短板,也有效緩解了因人口遷移造成的公共文化服務相對失衡。近5年來,全市在“長三角及全國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大賽”、最美鄉村公共文化空間交流展示活動、鄉村公共文化空間設計展示活動等全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賽事活動中斬獲了100余個相關獎項。
在數字重慶建設中,依托“文化·高品質文化生活”綜合場景應用建設,圍繞“文化資源均衡配置、服務供給精準觸達、社會化潛能深度激發、政府監管提質增效”等四條路徑,構建線上“15分鐘高品質文化生活圈”和“文化監管數智大腦”,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發展。應用橫向協同10余家市內外單位部門,縱向聯動市、區縣、鄉鎮、村社4個層級,搭建起“逛場館、享閱讀、學才藝、觀演出、看電影、賞民俗、品展覽、聽講座、游景區、送服務”等十大惠民智慧場景,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群眾“家門口”“手指尖”。截至目前,應用小程序“渝快文化生活”已在渝快辦、支付寶上線。已歸集全市1.5萬余個公共文化設施、1300萬余項文化產品,發布3.4萬場文化活動。推出藝培項目2.2萬個,公益和商業演出7400場,共享川渝圖書5000萬冊和云課堂4000余節。完成公共文化設施安全巡查、免費開放績效巡查2000余次,預警199條,整改率100%。
接下來,市文化旅游委還將繼續深化創新成果,緊扣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需要,重點以“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改革為抓手,堅持政府主導、重心下移、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數字賦能、機制創新,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送達基層,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為建設文化強市夯實基礎。預計到2025年底,中心城區“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覆蓋率達30%;全市新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70個以上。
新重慶-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韓毅
責任編輯:王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