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第1眼 | 新消費潮涌 短途游火了 成渝高鐵圈何以"出圈"?-華龍網

重慶第1眼 | 新消費潮涌 短途游火了 成渝高鐵圈何以"出圈"?

2025-04-08 11:24:02 來源: 重慶廣電-第1眼TV

清明假期結束,大家又紛紛奔赴新程。這個假期雖然不長,但足以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以短途游見長的“2小時高鐵圈”,成為炙手可熱的“頂流”。成渝“高鐵圈”也在熱門榜單之列。清明三天,成渝“2小時高鐵圈”內客流驟增,直接帶動周邊酒店預訂量飆升了三成。重慶更是由此脫穎而出,成為最熱門的歷史文化打卡地之一,熱度位居全國前列。尋春半出城,倏忽越山河。交通的速度,拓展著生活的維度。一座座城市的打開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從中,也能看到未來的無數新可能。今日,我們一起聚焦“高鐵圈”。

圖片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云陽飛鳳山麓,與縣城隔江相望。張飛廟雄踞于山麓之上,依山臨崖,坐看著“滾滾長江東逝水”。名為廟宇,實際上,這是一片規模宏大、造型雄奇的古建筑群,園林點染、曲徑通幽,能滿足“古建迷”的全部想象。在1700多年間,名家圣手各領風騷,留下無數字畫、碑刻。再經歷了三峽成庫的全淹全遷,云陽張飛廟已成為長江三峽“必打卡”之地。“我也是慕名而來,在這里感覺到歷史文化古韻,確實帶給我很多震撼。”四川游客劉俊良說。

圖片

在清明這樣古老的傳統節日里,歷史文化類打卡地成為許多人想往的“詩和遠方”。這類資源富集的三峽黃金旅游帶,在“高鐵圈”的助力之下,熱度水漲船高。云陽張飛廟清明節單日游客量,比常態假期多了三成。高鐵速度的倏忽而至,節省了許多輾轉跋涉的時間,讓“說走就走”的旅行觸手可及。而“說走就走”更大的動力,來自優化的供給。重慶的古建筑、古鎮、園林、非遺、民俗等厚重的底蘊,以及“最重慶”的城市名片,紛紛添了一把“火”,成為游客異地奔赴的熱點。

圖片

一位河南游客告訴記者,上一次來重慶主要是玩好,沒有“吃”好,這一次主要是來“吃”好,想欣賞一下建筑,還有品嘗美食。另一位四川游客則表示,重慶單軌穿樓比較有特色,在網上看到比較火,所以想來“吃”一下單軌。

隨著“2小時高鐵圈”的發展,短途游的熱度將延續至日常,“詩和遠方”不過如“串門兒”般平常,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跨越山河,倏忽而至。

圖片

交通網升級,釋放都市圈發展潛能。交通互聯是川渝經濟“擴容”的基本形態之一。而高鐵,將讓這種互聯速度倍增。正如新中國鐵路的開篇之作“成渝鐵路”一樣,成渝高鐵圈也是在崇山峻嶺間“啃硬骨頭”。截至2024年,重慶高鐵運營里程,已突破1100公里。按照計劃,到2027年,“米”字型高鐵網將基本成型,高鐵的通車里程也將突破1900公里。更多的交通互聯,正在打破瓶頸。

高鐵網延伸 朋友圈擴容

成渝中線高鐵銅梁段,已全面進入箱梁架設。在三魚石大橋上,架橋機將一孔預制箱梁平穩放至0到1號橋墩上,這座大橋的箱梁宣告架設完成。每孔箱梁重達600噸左右,喂梁、移梁、落梁,一道道工序,通過“智慧架梁機”一 一精準到位。

圖片

“智能建造”讓重慶的高鐵建設不斷提速、不斷闖關。宜昌至涪陵的宜涪高鐵,最近啟動了全線的重難點工程——涪陵長江公鐵大橋。大橋的箱梁結構,刷新了國內高鐵紀錄,跨度736米的主跨還創下了世界同類橋梁跨度之最。

同樣迎來重要進展的,還有西渝高鐵,14783米長的鐵峰山隧道,掘進過半。這條隧道橫跨萬州區和開州區,是高難度的控制性工程。“我們充分運用信息化數字平臺,打造“數字化”工地”,中鐵十一局集團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五標三分部經理王剛說。

圖片

在穿山越嶺之中,重慶的高鐵快速延伸,“高鐵朋友圈”也在快速擴容。成渝中線高鐵、宜涪高鐵,都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江通道的一部分,重慶的“高鐵圈”將綿延覆蓋長江經濟帶。西渝高鐵,也是“八縱八橫”高鐵網的一段,西安將加入重慶“2小時高鐵圈”。這樣的高鐵圈,遍布重慶的“米”字型高鐵網。借由這些快速流動的“高鐵圈”朝發夕至,“天涯若比鄰”,已不只是夢想。

圖片

成渝“2小時高鐵圈”還將不斷擴容。目前,成渝高鐵圈沿線城市群,已實現“1小時達”。成渝之間的高鐵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次。高鐵圈“同城化”的磁場,正在成為新的競爭力,甚至,成就了獨具辨識度的城市IP,在新一輪奔涌而來的流量熱潮中,脫穎而出。

同城化!圈內互聯 輻射周邊

全國兩會期間,川渝發布的視頻《哪吒巴蜀奇妙游》,成了成渝“高鐵圈”的最新注腳。兩地聯動的文旅IP,演繹了雙城生活的另一面。早上,在成都寬窄巷子里品茶,品味一段慢生活。晚上,在重慶洪崖洞,涮熱辣的火鍋、感受煙火氣。這是“寬洪大量”IP。大足的石刻、安岳的石刻,從歷史風塵中醒來,講述千年的故事。這是“資足常樂”IP。八方來客來川渝,穿梭兩地,暢游巴蜀文旅走廊,一日看盡長安花。高鐵圈之內,已呈現出“同城”風景。

圖片

巴蜀文旅走廊,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共建項目之一。關于兩地協同、互聯互通的部分,都屬于項目中的“先行”之列。以川渝為圓心,一張互聯互通的區域綜合高鐵網,不斷向周邊輻射,與全國鐵路網串聯并網,形成八縱八橫的大通道。在川渝間,鐵路的公交化已基本實現“毗鄰區縣全覆蓋”。高鐵圈之內,可1小時直達。以成渝雙核為樞紐,連接貫通附近城市群的“2小時交通圈”,也已基本形成。這樣的區域輻射力,這次借著文旅市場“短途游”的東風“小試牛刀”,成渝“高鐵圈”正如期待的一樣:火出了圈兒。

圖片

文旅市場的新趨勢,也是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之一。重慶如何借助高鐵動能,拉動新消費?在重慶交通大學西部交通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春楊看來,高鐵網絡的發展,為重慶與四川聯合打造巴蜀文旅走廊,形成文化IP聯動效應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要適應高鐵網絡下“快旅慢游”新模式,促進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和差異化發展,打造新產品、提供新服務,促進新消費。一是要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旅游產品;二是以智慧服務賦能旅游產業升級,要進一步促進區域交通的一體化,提升重慶的交通樞紐能級,依托高鐵、航空和高速公路組成的“三高”交通體系,促進各種交通方式的高效換乘,融入全國性旅游網絡。通過高鐵聯合周邊的湖北、四川、貴州等省份打造“2小時精品旅游圈”,推出跨省聯票、聯合營銷等合作模式,擴大旅游合作的“朋友圈”。

圖片

根據最新數據,清明小長假3天,重慶火車站發送旅客75.7萬人次,同比2024年同期,增幅達到8.9%?!案哞F圈”帶給假日經濟的新流量、新動能,只是一個新的開始。隨著高鐵網絡四通八達,高鐵圈擴容擴能,各區域間、各城市間,將在人暢其行、物暢其流中,協同合作、融合互促。我們奔赴廣闊天地,也可以無分南北、無問東西,只以詩意共遠方。

(重慶廣電-第1眼TV 吳霜 鄧靜 吳靜 李藝 丁琳 尹力 陳力 報道)

責任編輯:熊世華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