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報深一度|重慶加速邁向國際“樞紐城”-華龍網

重報深一度|重慶加速邁向國際“樞紐城”

2025-04-10 10:42:29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機場是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重要平臺。

4月9日,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東北側,一座宛如“鳳凰展翅”的T3B航站樓驚艷登場。它的投用,不僅是重慶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標志性成果,更是助力重慶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關鍵一環。

鏈接全球的門戶型交通樞紐、陸海并濟的綜合物流樞紐、高端資源要素配置樞紐、開放多元的國際交往樞紐……去年底,隨著第四跑道的啟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已成為中西部首個擁有4條跑道的機場;如今,T3B航站樓的加入,將進一步完善機場布局,推動重慶加速邁向國際“樞紐城”。

“鳳凰展翅”硬核基建夯實航空樞紐

4月的重慶,生機盎然,城市發展的步伐愈發強勁。

走進T3B航站樓,寬敞明亮的大廳讓人豁然開朗?!盎A設施建設始終是國際航空樞紐發展的根基?!敝貞c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偉介紹,作為全球建筑面積最大的單體衛星廳,T3B航站樓總建筑面積約36萬平方米,由主樓和4條指廊組成,設置了值機、安檢、登機等設施,以及商業、餐飲、休息等功能區。投用后,江北國際機場正式形成“3座航站樓+4條跑道+1座衛星廳”運行格局,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飛機起降58萬架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的需求。

“這一數據背后,是重慶建設國際航空樞紐的關鍵一躍。”黃偉表示,T3B航站樓將增強重慶國際航空樞紐區位門戶復合型功能,全力助推重慶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

按照相關規劃,到2035年,重慶將成為引領內陸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在硬核基建的加持之下,江北國際機場從滿足“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民航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3+7+N”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體系建設,重慶位列其中,被賦予打造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的新定位。

重慶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何建洪表示,新航站樓的啟用,讓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能夠更好地承接國內外航線資源,提升機場在國內國際航空市場的競爭力,為重慶打造引領內陸開放的國際航空樞紐奠定堅實基礎。

加密航線“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

北京時間4月8日6∶25,一架目的地為俄羅斯莫斯科的客機從江北國際機場順利升空。這標志著重慶恢復往返莫斯科的直飛客運航線。

事實上,在T3B航站樓投用前后,重慶新開和恢復多條國際航線,進一步方便旅客出行。3月30日起,海南航空開通重慶?大阪直飛航線。4月10日,海南航空開通重慶—曼谷直飛航線,成為該航司在重慶出港的第七條國際航線。

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加速勢能,除了加快機場基礎設施擴容升級,更需要構建高效聯動的全球航線網絡。T3B航站樓投用后,新增近機位71個,高峰小時容量調增至60架次/小時,可為航線加密和拓展提供硬件支撐。

“近年來,我們努力打通‘空中絲綢之路’。”黃偉說,截至目前,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在飛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43條,每周200多個航班。

事實上,“空中絲綢之路”與重慶有著特殊的緣分。重慶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要發揮帶動作用。受訪專家表示,重慶國際航空樞紐應當打造成為“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節點,提升服務國家和區域戰略的承載能力。

一方面,要增強全球航線網絡鏈接能力。重慶要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就要增強向外的全球航線網絡鏈接能力,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化發展和全球價值鏈整合。另一方面,要增強綜合物流系統集聚能力。重慶不僅要鏈接全球、輻射海外,還要聯結西部、帶動內陸,進一步增強航空對內陸的集聚能力和對外的門戶功能,強化空空中轉和地空中轉,提升現代化多式聯運服務能力。

可以預見,隨著T3B航站樓的投用,越來越多的航空公司將加大在渝運力投入,積極拓展全球航線布局,進一步提升重慶與世界主要城市的連接度,助力重慶從“終點站”轉變為“樞紐站”。

流量聚變臨空經濟激活城市動能

機場與城市共生共榮、互相成就。一架架飛機起落間蘊藏著撬動區域經濟、引發城市嬗變的巨大勢能。

“國際航空樞紐的發展對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不言而喻。”何建洪向記者展示了一組關鍵數據:航空運輸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帶動地方GDP增長18.1億元。

他認為,T3B航站樓的投用,將為重慶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年旅客吞吐量提升至8000萬人次,大量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將在重慶匯聚、流通,為重慶的消費、商務、貿易等領域帶來顯著的拉動效應。比如,臨空經濟區的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形成完整的臨空產業生態鏈,推動重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黃偉介紹,江北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148平方公里,是建設經貿樞紐、發展現代產業的廣闊天地。

大臨空經濟示范區內,正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汽車電子、智能裝備等“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形成高端產業資源集聚。機場臨空核心區,引入了現代物流、保稅加工、總部經濟、國際商務等現代服務企業,促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江北機場C4片區臨空物流產業區、F片區臨空國際服務區,以及航站樓前中心商務區等區域,已引入上百家企業,是離世界最近的“黃金寶地”。

重慶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航空樞紐是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T3B航站樓投用后,隨著國際航線進一步拓展和加密,將吸引更多國內外企業關注重慶、投資重慶,推動重慶更深層次地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升重慶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地位。

旅游業則是另一大受益領域。重慶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提供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口岸通關流量達到52萬余人次,出入境航班超過4000架次,同比分別增長約48%和25%。何建洪說,根據預測,未來幾年航空運力提升將進一步帶動旅游消費。

逐夢藍天助力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

202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調研,賦予重慶奮力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兩大定位”。航空在重慶履行戰略使命的過程中非常重要。

黃偉介紹,江北國際機場將實現以T3航站樓為中心的“近起遠落”整體格局,大幅減小落地間隔和起飛間隔,進一步提高航班正常性、提升放飛效率,增加旅客體驗感。

這是重慶建設國際航空門戶樞紐的關鍵一步。

“真正的挑戰在于如何將硬件優勢轉化為服務軟實力?!睒I內專家建議,重慶需在航線網絡優化、中轉服務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

據介紹,在服務提升方面,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將以旅客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加強智能化服務設施的投入,如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的普及;提升候機區域的商業服務品質,豐富商業業態;加強員工培訓,為旅客提供更加貼心、周到的服務。

同時,為實現航空與其他交通方式的高效銜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將進一步優化與周邊交通的連接。加強與城市軌道交通、城市公交、長途客運等交通方式的協同運營,實現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之間的無縫換乘。

而在更宏大的視野下,這座新航站樓還承載著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的協同使命。

根據發展目標,到2035年,將全面建成成渝世界級機場群,有力促進成渝地區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和打造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為成渝地區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據中國民航局分析預計,到2035年,成渝地區市場需求旅客吞吐量將達3億人次和起降210萬架次,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之后的第四大機場群。

奮力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重慶,正以更加開放的胸襟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正以更加自信的步伐邁向世界。

起飛吧,奮進新征程的新航站樓!騰飛吧,開放的現代化新重慶!

數讀江北國際機場>>>

正式形成

3座航站樓+1座衛星廳+4條跑道運行格局

年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提升至8000萬人次

年貨郵吞吐量保障能力提升至120萬噸

2024年,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排名國內機場第七位、第九位,客貨運輸生產規模均處于國內前十位

當前

43條在飛國際(地區)航線43條

25個通航25個國家

39個通航39個城市(包含港澳臺)

初步形成了覆蓋北美、歐洲、大洋洲、中東、日韓及東南亞的全球航線網絡

硬核基建>>>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大事記

1990年1月

新建江北機場,揭開重慶民航發展新篇章

1997年10月

站坪擴建,建成5.18萬平方米的站坪,6個停機位

2004年12月

建成8.4萬平方米的T2B航站樓,16萬平方米的停機坪,跑道長度延長至3200米

2010年9月

8.6萬平方米的T2A航站樓、3600米的第二跑道投用,實現“雙主樓、雙跑道”同時運行

2017年8月

54萬平方米的T3A航站樓和3800米長的第三跑道投用,江北國際機場率先成為中西部地區3個航站樓、3條跑道同時運行的機場

2025年4月

36.3萬平方米的T3B航站樓投用

責任編輯:譚周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