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新新”向榮⑥|30分鐘拿證、當日辦結?看不動產登記如何“減負”-華龍網

家門口的“新新”向榮⑥|30分鐘拿證、當日辦結?看不動產登記如何“減負”

2025-04-19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以前登記要等好幾天、跑很多窗口才能辦完,現在不到30分鐘就辦完了,非常方便!”在重慶市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前來辦理房屋轉移登記的市民熊延豎起了大拇指。

從幾天到30分鐘,從“多窗跑”到“一窗辦”,這是重慶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深化不動產登記領域“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讓老百姓辦證更便捷的生動實踐。

重慶市江北區不動產登記中心,許多市民正在辦理業務。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重慶市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許多市民正在辦理業務。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存量房轉移登記等即辦即取業務30分鐘辦結

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受理審查科科長周亮介紹,過去,市民辦理不動產登記需往返多個窗口,耗時數天。為了讓老百姓辦證更方便,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指導下,該中心以登記便捷化為抓手,以減負提速為重心,減時限、減環節、減成本,深化不動產登記領域“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高效開展不動產登記。

在改革過程中,中心將登記部門、稅務部門各自業務流程整合集成,將原來需要多個窗口辦理的不動產登記、核稅繳稅、繳費領證合并為一個環節,一個窗口即可當場辦完不動產登記事項。

“通過存量房轉移登記稅費同繳、二手房交易與水電氣聯動過戶等舉措,中心實現了不動產登記‘一窗辦理、即辦即取’?!敝芰琳f。

不只是江北區,重慶全市正不斷深化不動產登記領域“一件事一次辦”改革。目前,重慶多個不動產登記中心存量房轉移登記等即辦即取業務已達到30分鐘之內辦結,當日辦結率100%,有效避免了重復排隊,減少了等待時間,提高了不動產登記服務質量。

重慶市江北區不動產登記中心。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重慶市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李文科 攝

“企業專窗”提高涉企轉移登記業務的辦件效率

企業產權登記事關企業發展,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

在深化不動產登記領域“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中,重慶在綜合窗口中分設“企業專窗”,配備企業接待室,開辟企業不動產登記辦理“綠色通道”,嚴格落實“一窗受理,即辦即取”。

以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為例,該中心以“只跑一次路”為目標,通過創設“一站式”服務機制,整合登記、交易、稅收環節,實現一窗交件、全程幫辦,減輕企業代理人多窗口交件的負擔,提高涉企轉移登記業務的辦件效率。

此外,中心還建立不動產登記專員制度,精準對接企業,提供咨詢和業務辦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辦事體驗感。認真落實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免征不動產登記費的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2024年,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被自然資源部授予“全國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窗口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單位”稱號,連續兩年在全市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讓改革成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金名片”

深入不動產登記領域改革,努力讓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更優、獲得感更強,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是重慶跑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度,讓改革成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動力源主引擎的縮影。

今年重慶“新春第一會”明確,要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構架,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此前,市委六屆五次全會提出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六屆六次全會出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實施意見》,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拉開了建設大幕。

截至今年2月,重慶63項重大改革全面啟動,18項已制定出臺改革方案,14項形成改革方案送審稿,31項正抓緊調研論證。

江北區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辦理現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陳洋 攝
江北不動產登記中心業務辦理現場。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陳洋 攝

今年,重慶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建設將聚焦12個“新”:

一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新突破,二是健全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取得新進展,三是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四是完善內陸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體制闖出新路子,五是建立智慧高效城市治理體系構建新模式,六是健全統籌城鄉融合發展體制培育新優勢,七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造新經驗,八是健全保障改善民生制度體系呈現新氣象,九是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展現新作為,十是健全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體系形成新范例,十一是完善平安法治一體推進體制機制邁出新步伐,十二是完善黨建統領體制機制開創新局面。

重慶今年將探索內陸地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新機制,向民間資本推介重大項目不少于100個,開展摸排拖欠企業賬款行動,制定優化助企服務評價指標;再比如說健全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體制機制這項改革,要實現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占比提高到10.2%,綠色貸款余額達1萬億,提升獲得感。

重慶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現集采藥品耗材品種達到850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病種占比達到93%;同時健全“一老一小”服務保障體系,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4.5個,開展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創新試點,提升幸福感。

此外,重慶還完善韌性城市規建治一體化機制,“水電氣訊路橋隧軌”數字化管理率達到70%,建成應急避難場所4800個;完善涉民生領域問題監管處置機制,建成“陽光廚房”3.8萬戶,建立“水電氣三表”全鏈條監管模式;完善以治水治氣為牽引的“九治”生態治理體系,全面實現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提升安全感。

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持續以改革增動力、添活力、防風險、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重慶正讓改革進一步成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金名片”。

第1眼TV-華龍網 陳雨 實習生 張瑜/文 首席記者 董進/審核

微信圖片_20250418223038
點擊圖片看專題

責任編輯:李茜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