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陣仗”到“胡鎮長”:七旬老人的鄰里調解“藝術”
2025-04-21 09:46:24 來源: 江津融媒體中心
江津融媒訊(通訊員 卿珊珊)在鼎山街道艾坪社區美林小鎮小區,有這樣一位備受矚目的人物——71歲的胡明清。他擁有兩個極具特色的稱號,因其平日里說話嗓門大,被大家親切地叫做“胡陣仗”;又因為辦事公正無私、熱衷于公益事業,再加上小區名稱的巧妙諧音,居民們尊敬地稱他為“胡鎮長”。這位銀發老人就像溫暖的火種,用幾十年積攢的鄉情與智慧,化解了小區一場場劍拔弩張的鄰里糾紛,讓“鎮長”之名深入人心。
排水管引發的“鄰里大戰”
不久前,小區四棟二單元發生了一場鄰里糾紛,張大爺住在三樓,楊大爺住在四樓,原本鄰里關系和睦,可排水管堵塞打破了這份平靜。一樓污水倒灌,致使二樓和三樓臭氣彌漫,一樓業主積極牽頭,與樓上鄰居們商討共同出資更換排水管,本是合情合理的解決辦法,沒想到卻遭到了四樓楊大爺的強烈反對。楊大爺滿臉漲紅,激動地說道:“我家又沒被堵,而且堵塞又不是我家造成的,憑什么要我出錢?!边@番話瞬間點燃了三樓張大爺的怒火,此后,兩人一見面就爭吵不休,甚至差點動手,關系緊張到了極點。
就在矛盾不斷升級,局面愈發難以控制之時,胡明清帶著他那標志性的大嗓門出現了。他大聲喝道:“吵啥子嘛吵,吵能解決問題嗎?大家幾十年的鄉親了,難道要為了一根排水管就徹底撕破臉嗎?”這一嗓子,如同洪鐘般響亮,瞬間鎮住了現場喧鬧的局面。
“鎮長”的調解秘籍:鄉情+榮譽感
胡明清非常清楚,美林小鎮作為安置房小區,居民大多來自同一個村,彼此之間知根知底,這種深厚的鄉情是化解矛盾的關鍵。于是,身為美林小鎮網格長的他,第一時間就組織召開了“網格鄰里會”。會上,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開啟了獨特的調解模式。他先是翻出兩位老人年輕時的“陳年舊事”,笑著說道:“你們還記得不,年輕時還一起偷過別人的黃瓜呢!”這句話一出,引得在場的人哄堂大笑,原本緊張壓抑的氣氛瞬間輕松了許多。
緊接著,他語重心長地打起了感情牌:“這管子啊,早修晚修都得修,今天沒影響到楊大爺家,可明天呢?你們要是因為這點小事真打起來了,以后還怎么相處?就算喝再多的酒,也彌補不了這份感情的裂痕啊?!?/p>
最后,他使出了“殺手锏”,提及小區的榮譽:“咱們美林小鎮可是示范小區,大家都在齊心協力讓小區變得越來越好,你們卻天天吵架,這多影響小區的形象啊?!痹诤髑宓哪托膭裾f和真誠溝通下,兩人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不對,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成見,對立情緒也大幅消減。
矛盾出現了轉機,胡明清決定趁熱打鐵,他再次召開“網格鄰里會”,把物業、業委會、相關鄰居、民主監督員以及負責水管整改的人員都邀請到一起共同商討解決方案,經過專業人員的詳細測算,最終確定更換水管每戶只需分攤260多元??吹劫M用合理,而且大家都齊心協力解決問題,楊大爺也欣然同意參與水管整改。這一刻,在場的居民們都不禁感嘆:“還得是胡鎮長啊,這么棘手的問題,他一出面就解決了。”如今,張大爺和楊大爺再次見面時,又恢復了往日的親切,有說有笑,而那根嶄新的排水管,就像一條紐帶,重新連接起了他們之間深厚的鄰里情。
從“陣仗”到“鎮長”的蛻變
“胡陣仗”到“胡鎮長”,這不僅僅是稱呼上的簡單變化,其背后蘊含著深刻的意義?!瓣囌獭斌w現的是他雷厲風行、風風火火的行事風格,而“鎮長”則是居民們對他調解矛盾、治理智慧的高度認可。作為小區的網格長,胡明清常常說:“咱們安置小區,大家都是老熟人,處理事情不僅要講感情,更要講究方法?!彼擅畹貙⒋蠹夜餐拇迳缬洃涋D化為調解矛盾的寶貴資源,利用彼此“知根知底”的特點,成功化解了一個又一個矛盾。在他的努力下,“示范小區”這個稱號不再僅僅是一個榮譽,更成為了全體居民共同維護的集體目標。居民們常常笑著說:“咱們這個‘鎮長’雖然不拿工資,但是辦起事來,盡心盡力!”
在當今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像美林小鎮這樣的安置小區,正迫切需要更多像胡明清這樣的“熱心腸”,他們用自己的鄉土智慧和滿滿的熱情,守護著在鋼筋水泥中的鄰里溫情,讓曾經搬遷的鄉鄰們依然能夠延續“遠親不如近鄰”的美好傳統。正如胡明清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管子會隨著時間變舊,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千萬不能舊??!”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