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共進 握指成拳 雙城經濟圈城市群后勁無窮
2025-04-23 06:53:16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唐琴 實習生 李凌兒


大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積極培育城市群,發展壯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進城市間基礎設施聯通、公共服務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
3月31日10時許,隨著啟動鍵按下,草街泵站機組迅速啟動。180秒后,一股股清澈的嘉陵江水流入草街高位水池,2小時后匯入璧山區千秋堰水庫,標志著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線全線通水。
至此,璧山數十萬群眾吃水問題得以解決,數千家企業生產用水瓶頸就此打破。
渝西地區位于成渝城市群主軸線,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受地理環境制約,區域內水資源短缺問題突出。
重慶市水利局調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已完成投資127.1億元,將于年內全面完工并通水,有效改善渝西地區及北碚、九龍坡等部分中心城區生產生活用水條件,為成渝城市群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從2020年破土動工到2025年建成投用,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的建設史正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夯基壘臺到整體成勢的縮影。
5年來,川渝兩省市GDP由2019年的6.9萬億增長至2024年的9.7萬億,連續跨越3個萬億級關口,奮力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2025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2個5年新征程的開局之年?!半p圈”建設如何開創新局面?成渝城市群的崛起就是關鍵突破口。
數據顯示,2024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GDP增長至8.7萬億元,其中成都市、重慶主城都市區兩大核極GDP占比超55.7%。這也意味著成渝城市群后勁無窮,特別是成渝中部地區正厚積薄發,孕育著潛力巨大的“中部機遇”,它將成為雙城經濟圈新的增長點。
產業集群挺起“脊梁”
3月21日,長安汽車品牌歐洲發布會在德國召開,長安汽車旗下三大品牌9款新車正式亮相,吹響大規模進軍歐洲市場的號角。闖入歐洲,尤其是汽車工業腹地德國,長安汽車最大的底氣莫過于高性價比和技術領先,其中自主可控的供應鏈是關鍵。
“目前,長安汽車三分之一的供應商來自四川,未來,60%—70%的配套廠商將出自川渝,兩地產業鏈正實現深度融合。”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表示。
比如,汽車變速箱電磁閥,就是重慶青山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山工業)與富臨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臨精工)攜手攻關的重大成果。
“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升溫,作為核心零部件之一,汽車變速箱電磁閥卻長期被外企壟斷?!鼻嗌焦I副總經理王海兵回憶,當時,企業所用電磁閥都是進口,每件售價高達400元。
尋找國產替代,成為青山工業的“執念”。
多番接洽,2017年,青山工業與位于綿陽的富臨精工達成合作,一起來啃這塊硬骨頭?!皬漠a品概念,到電磁閥壓力振擺等技術攻關,再到產品試制,我已經記不清搞了多少次技術研討,跑了多少次璧山工廠?!备慌R精工項目管理高楚羽告訴記者,經過5年努力,電磁閥終于在2022年實現量產,成功擺脫進口依賴,實現產品技術自主化。
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水漲船高,去年,公司對青山工業的電磁閥銷售收入達到1722萬元,較2023年增長153%?!备叱鹜嘎?。
事實上,青山工業與富臨精工的“牽手”,只是川渝汽車攜手共進的一個剪影;而璧山與綿陽的雙向奔赴,也只是成渝城市群“握指成拳”的冰山一角。
以長安深藍SL03為例,寧德時代四川宜賓工廠為其提供動力電池,四川建安工業雅安工廠為其配套懸架后軸,四川瑞可達綿陽工廠配套連接系統。
數據顯示,當前,川渝兩地共集聚600余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3大系統、12大總成、56個部件實現全覆蓋,成渝城市群正積極搶抓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風口,以產業重構挺起“中部脊梁”。
除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漸成規模,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特色消費品四大萬億級產業集群也成為成渝城市群經濟增長的“中流砥柱”。
拿先進材料產業來說,在涪陵,全球最大己二酸生產企業華峰化工生產線上,白色的己二酸產品從這里源源不斷銷往全球,2024年涪陵區材料產業產值1388億元、占重慶市比重超1/4、保持全市第一;
在長壽,千億級天然氣化工新材料基地正加快建設,開工國際復合40.8億元高性能玻纖、三美29億元氟化工一體化等重點項目51個,投產巴斯夫MDI一體化(擴能)等項目58個,達產后可新增產能237.2億元。
基礎設施貫通“動脈”
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人頭攢動,3月10日,榮昌互通主線橋樁基施工現場一片緊張忙碌,成渝高速(重慶段)改擴建工程榮昌段項目正“火力全開”。
事實上,成渝高速于1995年建成通車,是中國西南地區首條高速公路,曾被稱為“西南第一路”。
“這條高速公路也成為連接重慶主城、永川、榮昌、內江、資陽、成都等主要經濟節點的重要通道,是聯通成渝城市群的交通大動脈?!笔薪煌ㄟ\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過,隨著時代發展、經濟社會躍遷,成渝高速沿線車流量日趨飽和,一些路段呈常態化擁堵,改擴建工程勢在必行。
2024年8月21日,成渝高速(重慶段)改擴建項目正式開工,建成后將帶動沿線高新區、璧山區、永川區、大足區、榮昌區人暢其行、貨暢其流。
事實上,成渝中部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短板,一直是制約成渝城市群崛起的一大掣肘。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鐘華就曾提出:“成渝地區互聯互通仍有短板,毗鄰地區路網連通性不足,樞紐輻射帶動力有待增強?!?/p>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曾經的基建短板,正變成當下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瞄準建設現代基礎設施網絡等關鍵領域,川渝滾動實施共建重大項目,2020年至2024年共建項目從31個增至300個;項目總投資從5836億元增至3.6萬億元,推動我國西南地區首個特高壓交流工程——國家電網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建成投運。
就在2月28日,合璧津高速實現全線通車,與渝遂復線、江瀘北線等在建或已建的6條入川高速互聯,構建起輻射四川的“高速扇面”,助力江津、璧山、合川在新能源產業、汽摩配集群形成“半小時配套圈”,助推重慶火鍋食材產業構建“1小時冷鏈網絡”,為沿線旅游產業帶來新機遇。
當前,成渝城市群交通“大動脈”正加速貫通,一張川渝共建水陸空“路網”全面鋪陳開來。
從“陸”上看,川渝間在建和已建成高速公路通道達21條,遠景規劃至39條;已建成鐵路通道6條,正聯合建設成渝中線、西渝、成達萬和渝昆高鐵,“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蓄勢擴能;25條跨省城際公交有序運行,基本實現毗鄰區縣全覆蓋,“斷頭路、瓶頸路”加快消除,毗鄰地區農村公路加速縫合。
從“水”上看,位于忠縣的長江上游首個萬噸級碼頭重慶新生港開港,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通航,嘉陵江干流四川廣元至重慶朝天門段15個梯級全部聯通,以長江、嘉陵江、烏江“一干兩支”國家高等級航道為骨架的航道體系基本建成。
從“空”中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項目全面投用,重慶璧山機場預計“十五五”初期開工、力爭2030年建成,萬州機場航空口岸開放基礎設施、黔江機場跑道延長等項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
公共服務釋放“引力”
“李院長,聽說您回來了,我來看看您?!?月初,重醫附二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李小鳳回廣安鄰水探親,聞訊而來的鄧麗萍(化名)激動地握住她的手,“要不是您,我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p>
原來,36歲的鄧麗萍,曾在2年前,遭遇人生難關。
“那時候,我動不動就想哭,神志恍惚。”鄧麗萍回憶,大家都認為我得的是焦慮抑郁癥,在縣里幾個醫院看過,吃了一個多月藥也不見好,嚴重時連孩子也沒法照顧。
“聽說鄰水縣人民醫院來了個重慶專家,你去試試?!币粋€親戚給鄧麗萍支招。
彼時,川渝正加速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重醫附二院與鄰水縣人民醫院建成全國首個跨省域緊密型醫聯體,李小鳳掛職副院長,并開設名醫工作室坐診。
通過腦電波檢查,李小鳳很快發現問題,“高度懷疑是腦炎”。為了確診,李小鳳為鄧麗萍安排了腰穿,將腦脊液標本送至重醫附二院檢查。
但看似簡單的標本送檢,在以前卻并非易事。
原來,鄰水縣人民醫院沒有冷鏈物流系統,標本無法轉運,更沒有固定的檢驗合作機構,標本一度無處可送,“有時,病人就為了做檢查,不得不跑到重慶或者成都求醫。”
隨著醫聯體的建立,上述難題迎刃而解。病情快速確診,鄧麗萍終于得到對癥治療,很快得以恢復。
“既沒到處奔波,又沒花冤枉錢,我在家門口就把病治好了,真幸運?!编圎惼几袊@。
事實上,鄧麗萍的幸運并非個案。“雖然,我回到了重慶,但第二批掛職隊伍已進駐鄰水,遠程會診系統也已全面投用,鄰水的患者看病不出縣正在實現?!崩钚▲P介紹。
而鄰水與重慶的這次“牽手”,正是川渝公共服務一體化的生動實踐。
“對成渝地區中小城市而言,年輕勞動力流失是發展最大瓶頸。因此,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養老資源等公共服務配套,把年輕人留下來尤為重要?!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劉云中曾指出,如此,商貿消費才有活力,產業落地才有支撐。
瞄準這個方向,近年來,川渝著力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孕育成渝城市群加速前行的新機遇。
比如,在醫療資源共享方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宜賓院區建設項目加快實施,該項目總建筑規模19.0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2.06億元,規劃床位1000余張,有效解決群眾跨區域就診難題,減輕群眾就醫負擔。
在文化教育協作方面,成渝城市群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持續提速,比如,廣安與重慶渝北區、合川區發起成立教育共同體,廣安市武勝縣與西南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簽訂協議共建龍女湖中學。
在養老資源共享方面,川渝建立起養老服務共建共享合作機制,僅2024年兩地就聯合培訓養老服務人才2000人,毗鄰地區養老服務機構正探索跨區域、連鎖化布局,規模化開展家庭養老床位、適老化改造等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在促進就業方面,川渝促進聯合開展創業培訓和網絡招聘活動,比如,自2022年以來“川渝送崗·雙圈有我”系列活動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7萬余個,達成就業意向8.3萬人次。
數讀>>>
2024年——
●全球2/3的iPad、近8000萬臺筆記本電腦、超1億臺智能手機、全國每1/7的汽車、超1/5的動力電池實現“川渝造”
●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27個國家和地區的555個港口,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過3.6萬列
●川渝197個聯動改革事項實施見效,推出四批次355項“川渝通辦”事項、日均辦理和查詢量達2萬件次
●川渝攜手治理81條跨界河流,協同建設“兩岸青山·千里林帶”超過1300萬畝,碳市場累計成交超過9000萬噸
責任編輯:熊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