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加“數”建設全國一流教育強區-華龍網

渝中:加“數”建設全國一流教育強區

2025-04-24 06:00:00 來源: 重慶渝中

1
第40屆渝中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舉行。

4月17日至19日,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人工智能校長局長專題培訓在國家行政學院舉行,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全球人工智能新進展、新趨勢以及賦能教育新舉措、新經驗,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堅強支撐。渝中區在區教師進修學院設分課堂,加快推動渝中教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賦能渝中教育更高質量發展。

作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區、重慶市智慧教育應用示范區,在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方面,渝中有何“秘籍”?取得哪些成績?

2
幼兒園小朋友跟著機器人一起跳舞。

創新驅動教育新發展 增強教育改革影響力

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數字教育催生教育新變化,不斷豐富著人民滿意的內涵。教育領域改革迫在眉睫。

對合法機構自動賦碼,對“無證”機構動態納管;制定“紅黃燈”風險預警規則,通過多種途徑對25類問題和風險識別預判、分色亮燈……在渝中,“培訓機構監管一件事”以數智化照亮校外培訓“隱秘角落”,為校外培訓治理賦能賦智,先后被納入數字重慶建設第一批區縣應用“一本賬”、“三個一批”復制推廣名單,實現一地創新、全市共享。

謀劃推進“培訓機構監管一件事”,僅是渝中深入貫徹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和數字重慶建設部署要求,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的一個生動案例。渝中區還加快推進“學前教育陽光招生一網通辦”“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一次辦”,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2024年5月,渝中區在全市率先出臺《渝中區數字教育建設行動方案(2024-2030年)》,細化6項創新行動、18項重點任務和13個核心項目,不斷優化“1個平臺+N個共性應用+X個個性應用”數字教育生態系統,明確渝中將以打造智能技術支撐下的全國數字教育示范區為目標,緊扣數字重慶建設要求,大力推進渝中區教育數字化行動,爭取將渝中數字教育打造成為“一地創新、全市共享”的“數字重慶”應用模塊。

3
渝中學生使用智能穿戴設備。

探索新場景新應用 賦能教師專業發展

自2021年成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區以來,渝中區分三批共遴選試點校園48所,各校園圍繞不同的主攻方向,聚焦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問題,探索AI賦能的機制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渝中區不斷優化“1個平臺+N個共性應用+X個個性應用”的數字教育生態,通過“試點帶動、項目驅動”等方式,建成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國家課程資源開發試點校、市級智慧教育建設示范校等16所,培育形成“慧學工作坊”(二十九中)、“學·教小助手”(巴蜀小學)、“AI智慧體育”(人民小學)等一批全國典型項目和案例。

此外,渝中依托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工作,創設“區域—教共體—校本”三級智慧教研空間,組建16個智慧教學工作坊,常態化開展集中備課、網絡觀課、同步研課,獲評中國基礎教育實踐創新典型案例。

巴蜀中學通過創建“巴蜀云校”數字孿生智慧教育平臺,助力各區域教育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無邊界教學新型教育體系;人和街小學依托智慧化手段進行體育數字化轉型新樣態探索,努力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精準、個性化的體育學習體驗;桂花園幼兒園通過AR體感游戲機、小度機器人、樂高編程、270度AR互動觸摸墻等,將課程融入游戲中,滿足幼兒在游戲中深度學習資源的需求……在渝中這片沃土上,越來越多的校園積極探索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數字教育新路徑、新模式,為區域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數”動能。

未來,渝中區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具有辨識度的教育數字化轉型路徑,為加快打造全國一流教育強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注入新動能、激發新活力。

(記者 劉侃)

責任編輯:劉思利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