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五氣”定位推動“十大融合” 九龍坡區旅游經濟釋放新活力-華龍網

立足“五氣”定位推動“十大融合” 九龍坡區旅游經濟釋放新活力

2025-04-24 10:53:5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記者 李燊)無需手柄,體驗者通過手勢即可實現航天主題虛擬現實體驗,這個VR沉浸式體驗裝置讓參加活動的市民直呼“太有意思了!”

近段時間,九龍坡區楊家坪步行街廣場吸引了不少“科技迷”“航空航天粉”專程前來打卡。從4月2日到25日,在九龍坡區文旅委、九龍坡區科協指導下,由九龍城鄉運營集團旗下渝隆文旅公司牽頭承辦的“逐夢星辰十載,共筑航天強國”慶祝第十個航天日系列活動在此舉行?;顒油ㄟ^“科普教育+文旅”的深度融合,變主題宣傳活動為文旅體驗新場景,取得較好的效果,彰顯了九龍坡區在文旅融合創新發展上的積極作為。

近年來,九龍坡區圍繞提振勢氣、樹立名氣、匯聚人氣、激發商氣、充滿生氣的“五氣”定位,唱響“九龍坡,歡樂多”品牌,積極推動文旅、城旅、體旅、農旅、工旅、商旅、學旅、康旅、科旅、食旅“十大融合”,區域旅游經濟釋放出全新活力。

“城旅”融合開啟全新探索

“半島小渡”打造水上觀光新體驗

早上10時許,隨著一聲長笛,“半島小渡”從停泊在九龍渡口的重慶建川海疆博物館(166艦)出發,駛往重慶知名的網紅打卡地渝中區的洪崖洞。

輪渡,曾是重慶人過江的重要交通方式,也是重慶城市的一種生活方式,如今成為人們打開8D魔幻山城的一種新方式。

早在20世紀30年代,重慶城區就開啟第一條輪渡航線,至今已近90年歷史。鼎盛時期,重慶中心城區有19條過江航線,連通城區兩江四岸,日均乘客量超過10萬人次。此后,因陸路交通的高速發展,輪渡曾一度淡出人們視野。

隨著城市景觀提升及都市旅游火熱,重慶中心城區的輪渡又迎來新生。2024年9月26日,“半島小渡”首航,與重慶已開通的“兩江小渡”“嘉陵小渡”“峽江小渡”航線,共同構成了全新的“重慶小渡”系列。

“半島小渡”航線全長約12公里,連接著渝中半島和九龍半島,途經重慶中心城區長江流域的9大地標景點,包括166艦陳列展、鵝公巖長江大橋、菜園壩火車站、重慶長江大橋、長江索道、東水門長江大橋、南濱路、朝天門以及重慶大劇院和洪崖洞等重慶知名都市特色景點景區。

半島小渡航線。主辦方供圖
半島小渡航線。主辦方供圖

這條航線是唯一囊括了重慶長江上游兩大特色半島風貌的精品水上城市觀光旅游航線,景點涵蓋了重慶的歷史文化、現代都市風貌以及自然景觀,為游客解鎖了長江水上旅行的全新體驗。游客在乘坐“半島小渡”時,能夠從水上視角領略重慶獨特的山水風光與城市魅力。

“半島小渡”將傳統的交通工具轉變為江上移動的文化空間,填補了中心城區水上觀光線路無長江上行線路的空白,打造“慢下來,看重慶”的水上城市觀光體驗,為重慶兩江四岸沿線的城市文旅品質提升增加了新的亮色。

“‘半島小渡’帶動了沿線景點的游客流量,促進了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庇迓∥穆霉鞠嚓P負責人表示,“半島小渡”的開通,不僅豐富了游客的旅游選擇,還通過“城旅融合”模式,深度激活了九龍坡區城市文旅產業的發展新活力,成為九龍坡區文旅領域的一顆璀璨新星。

“半島小渡”輪船??吭诰琵埗煽?。主辦方供圖
“半島小渡”輪船??吭诰琵埗煽凇V鬓k方供圖

“科旅”融合賦能文旅創新

MR戶外大空間項目點亮海疆博覽園

在去年8月底召開的九龍坡區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九龍坡區提出了“1234”旅游發展新思路,唱響“九龍坡,歡樂多”品牌,加快打造全員全季全時全域“大美九龍坡”,努力建設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其中,“科旅”融合成為加快推動旅游業迭代升級、提質增效的一條重要思路。

在“半島小渡”的上游出發點,重慶建川海疆博物館就是九龍坡區推動“科旅”融合試點的重要抓手。重慶建川海疆博物館景區由166艦陳列展、166艦光輝歷程展、人民海軍向前進——民間記憶展等展覽構成,是西部地區有較高影響力的國防教育基地。

景區的166艦是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代051型導彈驅逐艦,于2020年光榮退役來到重慶九龍坡。2023年底,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評定,166導彈驅逐艦獲評國家一級文物。近年來,166艦也成為研學旅行的絕佳選擇,每年會有近60萬人的研學團隊前來參觀學習,共同感受人民海軍戰斗歷程與海軍建設成就,看到中國海軍從弱到強、從近海走向遠洋的壯麗史詩。

2025年3月22日,九龍城鄉運營集團旗下渝隆文旅公司定制的MR大空間項目——“天際之戰”在重慶建川海疆博覽園景區亮相。這不僅是文旅公司對現有文旅資源的創新開發,更是景區數字化提檔升級的重要舉措,勢必為九龍坡區文旅產業帶來全新活力,成為“科技+文旅”融合創新試點。

項目將虛擬元素與海疆博覽園現實場景深度融合,游客通過佩戴MR設備,在166軍艦、碼頭等場景下與虛擬的UFO母艦、宇宙戰機、機械怪獸進行互動作戰,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的星際戰場之中。

在這里,游客將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勇敢的家國戰士,每一次射擊、每一次躲避,都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最終戰勝外星文明守護地球,接受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和國防知識教育。

據介紹,渝隆文旅公司下一步還將結合景區的夜間燈光秀、主題展覽繼續開發MR項目,進一步豐富游客的夜間游覽體驗,為傳統文旅項目注入新活力,提升景區附加值,促進夜間消費。

除此之外,九龍坡區還積極鼓勵引導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企業舉辦高精尖科學技術及產品展覽,策劃舉辦科技活動周、科技競賽等活動,創建科普研學試點城區,打造“科創九龍”。

《九龍坡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中明確提出,九龍坡區將積極引進一批從事數字孿生、可穿戴數字設備(VR、AR)、光影技術與旅游演藝裝備、低空旅游、智慧旅游等高科技業務的文旅企業,開發一批沉浸式旅游體驗項目。九龍坡鼓勵旅游景區、博物館、文娛消費場所等應用現代科技,推出一批元宇宙、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裸眼3D等充滿新奇體驗的科技旅游產品。

九龍坡區持續通過科技、科普、科學“三科”共抓,讓人們在旅游中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震撼與魅力,進而緊跟時代步伐、享受科技生活。

166艦夜晚燈光秀。主辦方供圖
166艦夜晚燈光秀。主辦方供圖

“農旅”“文旅”助力生態修復

中梁云峰項目打造綠色發展新樣本

中梁山是重慶市中心城區的“四山”之一,位于長江重點生態區,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優先區域,也是成渝城市群的重要“肺葉”。

四月的重慶九龍坡區中梁山礦山公園與中梁山花博園,一個以山野的質樸與堅韌打動人心,一個用花海的絢爛與芬芳驚艷時光,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幅令人心馳神往的春日勝景,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駐足欣賞,感受這大自然的無盡魅力與美好饋贈。

不過,就在幾年前,這里卻不是現在這副美好的模樣。這里曾經是礦山,因礦石而衍生的工廠養育著許許多多的產業工人。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梁山九龍坡區段石灰巖礦開采活躍,近300家企業對山體持續開采20多年,“小散亂污”企業多,造成漫天揚塵、地下水滲漏等突出問題,嚴重影響村民正常生產生活。

2003年,重慶市實施“凈空工程”關閉了中梁山區域采石場,2014年對中梁、云峰兩村村民實施整體征收、解困搬遷,這里留下了52座零星分布、大小不一的廢棄礦山。

近年來,重慶市按照規劃引領、統籌發力的工作思路,開展全市首個生態保護修復、城鄉融合、城市更新“三位一體”規劃新試點,吸引社會資本推動中梁山礦山公園建設與管護運營,打通了廢棄礦山變綠水青山、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路徑,為實踐“兩山論”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供了示范。

2018年以來,九龍坡區把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突破口,全力推進廢棄礦山修復治理工作,這里正在以“城市綠肺、市民花園”的新名片煥發著新活力。

2021年,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指導和支持下,九龍坡區選取中梁山集中連片廢棄礦山及周邊區域1266畝實施治理提升,打造集城市田園、大地樂園、露營基地為一體的礦山戶外體驗基地。

鳥瞰中梁山。主辦方供圖
鳥瞰中梁山。主辦方供圖

渝隆文旅公司作為中梁云峰廢棄礦坑生態保護修復后期的管護責任單位,負責該地塊周圍的生態維護和運營管理。

項目采用“生態修復+產業導入”的發展模式,探索邊“披綠”邊“生金”的新路子。渝隆文旅公司利用礦山公園觀光資源,建立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鏈條;利用廢棄房屋所屬的建筑用地,主動招商引資,有條件地引入社會資本,增添配套的餐飲、住宿、運動、游玩等項目,吸引更多的市民上山休閑觀光和體驗;結合自然研學、種植觀光、農產品銷售等全鏈條發展,多渠道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

如今,礦山蛻變了。經過科學的生態修復,礦山變成了公園,曾經光禿禿的山上長出了茂盛的植被,一年四季色彩繽紛。每年春暖花開時節,這里的游客絡繹不絕,成為重慶市民的一個熱門觀光、休閑景區、景點。

中梁云峰山航拍。主辦方供圖
中梁云峰山航拍。主辦方供圖

這里,也成為我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九龍坡區積極探索產業導入,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中梁云峰項目以“大城中梁、天下名山”為目標,依托“奇林”——山上有10多萬畝生態森林、“奇寺”——西南名剎華巖古寺等獨特“九奇”資源,大力發展集生態、文化、康養、體驗于一體的特色文旅產業,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責任編輯:石月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