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66: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鍛造產業新生態
2025-04-28 09:26:4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程雅琦 明萌)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的重慶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近一年來開工項目66個,開工率88%,累計投產項目31個,其中包括總投資4.3億元的威馬農機研發制造中心項目,到今年年底可累計投產項目51個,投產率可達68%。
“鏈”式發展激活產業新動能 打造西部材料產業高地
在中聯金先進材料智慧產業園的建設現場,機械轟鳴聲不絕于耳。這個總投資超12億元的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1#廠房基礎施工,辦公樓已初現雛形。項目負責人介紹:“我們正全力推進廠房承臺、地梁施工,同時辦公樓已完成首層主體結構,室外管網工程進度已超40%。”
作為園區補鏈強鏈的核心項目,中聯金智慧產業園聚焦五大關鍵領域:不銹鋼精深加工、新能源電池材料、高端銅材制造、再生金屬循環利用、稀土功能材料。
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將成為西南地區首個集研發、生產、交易于一體的高端材料智慧化產業平臺。園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這不僅填補了區域產業空白,更將帶動產業鏈向綠色化、高端化升級,為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注入新活力?!?/p>
鏈聚產、以鏈強區的發展路徑,正在這里結出碩果。一年來,園區重點布局三大領域:先進成套裝備制造、新材料研發應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服務。
通過實施“四鏈工程”(延鏈、補鏈、強鏈、建鏈),園區已吸引哈韋斯特智能裝備研發中心、歐美家高端家居智造基地、宗本新能源摩托車產業園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戶。數據顯示,目前園區汽摩產業領域有企業71家、裝備產業領域有企業43家、材料產業企業產業領域有企業41家,企業集群效應日益凸顯。
“我們正重點對接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頭部企業?!闭猩滩块T負責人透露,通過精準招商和全流程服務,將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快速落地,助力本地產業形成集群效應。
聚焦向“新”提“質” “四新”工程顯成效
在樞紐港產業園江津片區,以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業態為核心的“四新”工程正加速推進,多個智能制造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園區創新動能持續增強。
走進重慶九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
“目前項目1號樓已完成一層磚砌筑80%,2號樓已完成屋面瓦安裝,3號樓已完成屋瓦安裝30%,5號樓二層模板安裝已完成,室外管網已完成40%,整體工程預計年內竣工。”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擬建設一個覆蓋節能電力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智能箱式變電站、智能高低壓成套、智能補償裝置等領域的生產線及研發中心。
在向“新”提“質”的道路上,園區的步伐從未停歇。去年5月,偉星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生產基地項目竣工投產,其生產過程全部實現自動化操作,能全方位智能實時在線監測設備生產狀態;今年4月,威馬農機研發制造中心項目步入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研發中心實驗室的工程師們正在測試最新研發微耕機……
如今,放眼園區,項目施工場景目不暇接,一個個含金量、含新量、含智量高的大項目加速布局,處處釋放著園區向“新”求變、蓄能未來的強烈信號。
“我們正重點培育智能裝備等新興產業?!眻@區負責人表示,聚焦向“新”提“質”,園區企業紛紛加速關鍵技術攻關,全面提升產品智造能級。
含綠量就是含金量 江津產業園的綠色增長極
綠色低碳的浪潮奔涌,園區正以提升項目“含綠量”為抓手,全力撬動發展“含金量”。
江津大唐燃機項目是園區踐行“雙碳”目標的標桿工程。
該項目總投資約26億元,建設2臺53.8萬千瓦燃機—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總裝機107.6萬千瓦,預計年上網電量26億千瓦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28萬噸,可滿足約80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需求。
“目前,項目總體進度達73%。”項目負責人介紹,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引入專項督查組,通過數字化監控系統實時跟蹤工程質量和環保指標,確保每一環節符合綠色標準。同時項目投產后將為區域提供清潔電力,提高重慶市電網應急調峰能力,助力能源結構優化與產業鏈低碳轉型。
不僅如此,在向“綠”而行的實踐中,園區的項目建設持續加碼。
玖龍紙業綠色紙漿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臺工程機械正緊鑼密鼓進行場平作業。該項目以“零廢料”為目標,擬建設1條年產60萬噸化學針葉木漿生產線,并配套建設木片圓堆及備料工段、堿回收系統、給水處理站、廢水處理站、廠區總圖及其他工程,同時推進項目配套的智能制造。
“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均執行最嚴格的生態標準,未來生產線還將配備智能化監測系統,實現全流程減污降碳。”玖龍紙業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建成后,不僅將填補西南地區綠色紙漿產業空白,更可帶動周邊群眾增收。
一年來,園區在項目建設中厚植綠色發展底色,推動能源轉型與生態保護協同共進。如今,放眼園區,綠色動能澎湃涌動,一個個“含綠量”高、帶動力強的項目加速落地建設,處處彰顯著園區向“綠”轉型、逐“綠”爭先的堅定決心。
一年來,江津樞紐港產業園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園區依托資源循環利用,實現年減排二氧化碳27萬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34億元。
從智慧材料重構供應鏈,到智能農機助力農耕發展,從綠電澎湃守護一江碧水,到生態項目激活發展動能,園區用360多個日夜的不懈奮斗,將發展的宏偉藍圖逐步轉化為生動的現實場景,向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穩步邁進。
責任編輯:劉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