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10碗菜④丨饒現麗:藏在菌湯里的松林與鄉愁-華龍網

兩江新區10碗菜④丨饒現麗:藏在菌湯里的松林與鄉愁

2025-04-28 20:01:3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編者按:

四方食事,一碗人間煙火;山城滋味,最是暖胃暖心。每一道家常菜里,都藏著歲月的溫度、家人的摯愛、鄰里的溫情,以及這座城市最質樸的深情。即日起,第1眼TV-華龍網推出原創專欄——兩江新區10碗菜,聚焦進入“渝味360碗·山城人家”家常菜名冊的兩江新區10碗家常菜,聽主廚們講述“一菜一人生”的煙火故事,看兩江新區如何以美食為紐帶,串起鄰里情、凝聚社區力。

饒現麗的野山菌雞湯入選兩江新區10碗菜。第1眼TV-華龍網 張穎綠蕎 攝
饒現麗的野山菌雞湯入選兩江新區10碗菜。第1眼TV-華龍網 張穎綠蕎 攝

第1眼TV-華龍網訊(張穎綠蕎)“傘蓋底下有細紋,柄桿帶灰白粉的,準沒錯……”饒現麗蹲在菜場角落,指尖輕輕撥弄竹簍里沾著泥的松樹菌,耳邊仿佛又響起奶奶的叮囑。她掏出五十塊錢,連簍子一起捧回家,像是捧回了失散多年的珍寶。

兩江新區翠云街道云卉路社區的居民饒現麗是一位美食愛好者,她的朋友圈每日分享的全是各種美食。然而,于她而言,野山菌雞湯的地位無法撼動。

砂鍋里,走地雞的金黃油花裹著野山菌翻滾,一把曬干的野山胡椒根在湯里沉浮。

饒現麗熬制的野山菌雞湯。第1眼TV-華龍網 張穎綠蕎 攝
饒現麗熬制的野山菌雞湯。第1眼TV-華龍網 張穎綠蕎 攝

松樹林里的“菌子課”

用老家散養的走地雞,配上現摘的松樹菌、雞油菌,柴火灶慢慢煨兩小時,加一把曬干的野山胡椒根,去腥還帶點草木清香。喝前撒點現摘的香椿芽,鮮得讓人舌頭打卷,湯面飄著金黃油花卻不膩口。

“三伏天喝發汗,寒冬喝暖胃?!?/p>

饒現麗的老家在渝北區石船鎮,她回憶說,每年七八月份,雷雨過后,松樹林里便冒出棕褐色的松樹菌,宛如大地捧出的珍寶?!澳菚r候奶奶挎著竹籃,我拎著小鋤頭跟在后面,她總說菌子要挑‘丑’的采摘,越漂亮的越有毒。”

有一次,她貪心摘了紅菇,奶奶輕輕打她手背說:“傻丫頭,蘑菇會騙人!”如今回憶起來,覺得小時候那些時光如此美好。

對于饒現麗來講,這片松樹林是她童年的“迪士尼”——撿菌子、追松鼠、用松針編戒指。大學一畢業,她特意回到家鄉,想著畢業后能守著這片山林??傻人龑W成歸來,松樹林已變成藍莓基地?!霸浰蓸鋼u曳、菌香四溢的景象,已成為記憶?!?/p>

饒現麗分享野山菌雞湯背后的美食故事。第1眼TV-華龍網 張穎綠蕎 攝
饒現麗分享野山菌雞湯背后的美食故事。第1眼TV-華龍網 張穎綠蕎 攝

雞場里的“時光隧道”

失去松樹林的二十年里,饒現麗試過用超市的人工菌燉湯?!叭挝胰绾伟局螅及静怀瞿清侟S澄澄、滿是松脂香的菌湯?!?/p>

直到去年中秋,她在菜場遇見一位穿苗繡圍裙的老太太。

老太太腳邊的竹簍里,松樹菌還粘著青苔和松針,她想都沒想就買下菌子。回家路上,她把菌子貼在鼻尖猛嗅——那混合著泥土、松脂和雨水的味道,瞬間把她拽回二十年前。

處理菌子時,她先用淘米水浸泡半小時,用牙刷輕輕刮菌褶?!澳棠陶f,泥沙吃進肚子會變成‘石頭人’?!鄙板伬锏睦夏鸽u是養雞場老板特意留的,雞油多,燉湯能香到隔壁單元。當第一縷蒸汽頂起鍋蓋,她突然眼睛濕潤了,不禁感嘆原來味道真的能穿越時空。

廚房里的“共享記憶”

湯的香氣像條無形的繩子,把鄰居們陸續牽進廚房。

樓上新搬來的程序員第一個“上鉤”,吸著鼻子問:“姐,你在煮什么?聞著像我奶奶家的柴火雞?!?/p>

這個年輕小伙捧著碗,講起小時候偷喝雞湯被燙哭的糗事;對門的鄰居嘗了口湯,第二天送來自己腌的酸蘿卜:“配著吃更開胃”;連小區物業老張都蹭了半碗,第二天特意扛來一捆柴火:“柴火灶燉的才夠味!”

這小小的松樹菌,承載著的是故鄉的味道,是親情的溫暖,是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割舍不斷的眷戀。

責任編輯:石月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