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三個男人“花”心思
2025-04-30 17:02:07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在徐白村,說起彭克成誰人不曉?
“芍藥種植大戶,祖祖輩輩都種芍藥。”
腳踩泥地,陽光照進彭克成皮膚的褶皺,黝黑發亮,花苞在他粗糙的掌間轉一圈回正:“花徑五十公分,花頭飽滿,極品?!?/p>
四月微風拂面,吹動層層芍藥,拂開彭克成記憶。十二年前,徐白村的芍藥作為一種藥材,挖根賣錢是它唯一的價值。
“一斤賣幾毛錢,沒人愿意種,更別說鮮切花。”
花開無人問津,爛在地里,老熟人藥商黃師傅感到惋惜,向彭克成建議:何不試試賣花。
“花剪下來兩天就蔫了,誰要?”老鄉質疑,沒人相信這個倔老頭能靠賣花吃飯。祖祖輩輩種芍藥的彭克成沒吭聲,看著成片的芍藥田思考:老祖宗傳下來寶貝豈能說丟就丟?
經藥商介紹,彭克成輾轉聯系上收購花蕾的經銷商,原本約定好的兩家卻只來了一家,能成嗎?
結果讓人欣喜,第一年,彭克成賣了5萬余枝芍藥花蕾,每枝單價0.2元,一下子掙回幾千元現金。
![DJI_0371[00_00_06][20250415-220947]](https://res.cqhlw.cn/contentcloud/1/REPRINT/MEDIA/PICTURE/2025/4/30/0825b26d13e84a29bfd01319a432f7d9_wh1024x576.png)
有了動力,彭克成下定決定——芍藥不僅要種,還要擴大面積。老鄉見狀圍上來問:“老彭,真能掙錢?”他咧嘴一笑:“種,我帶你們。”
種芍藥,彭克成認定,品種必須是本地的芍源紅,因其根莖壯,花開重瓣的特色,藥用賣花兩不誤。隨著村里將芍藥定位為主導產業,彭克成成了村里遠近聞名的產業帶頭人。他的芍藥還走進北京、青島等世界園藝博覽會,榮獲切花類金獎和銀獎。
一時間,種植芍藥在村里又重新“流行”起來。
墊江芍藥花開重瓣,作鮮切花插瓶,花開香滿屋。
酒香也要懂吆喝,墊江芍藥花開紅艷,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火”起來。
2021年,鄉村振興的風吹進徐白村,村里來了駐村隊,面對成片的花海,隊員鄧曉明連牡丹和芍藥都分不清。

雖然是“門外漢”,鄧曉明卻十分熱衷專研,向泥腿子“土專家”彭克成虛心求教,惡補芍藥知識,從種植、到品種溯源,從管護到切花銷售,鄧曉明成了大家口中的“鄧花癡”。
“牡丹屬木本,芍藥屬草本?!编嚂悦髯プ☆^緒:芍藥不是牡丹,卻易被大眾誤叫牡丹,概念的混淆也許正是困住墊江芍藥口碑的“繭房”。
媒體出身的他呼朋喚友,叫來攝影愛好者拍芍藥,找來書法大咖寫芍藥,又邀約藝術達人畫芍藥,村里還舉行了短視頻大賽,芍藥的婀娜多姿賺得一波流浪關注。每年四月,通訊錄里的朋友接到鄧曉明的電話早已習慣:鄧主任又在為芍藥熱情吆喝了!
鄧曉明的熱情有多高?芍藥產業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園的游客最能體會。
![RODG4014[00_00_47][20250415-220035]](https://res.cqhlw.cn/contentcloud/1/REPRINT/MEDIA/PICTURE/2025/4/30/d33e56d05ad84bf3a55c8121e06e390c_wh1024x576.png)
“姐姐們,芍藥香不香?”
“芍藥花開賽牡丹,芍藥美不美?”
拿上喇叭,挽起袖子,鄧曉明化身導游,站在人群中吆喝,遠處起伏的山脈,近處花開正盛的芍藥和游客的歡聲笑語連成一片。
今年是鄧曉明駐村的第五年,駐村時間再次進入倒計時,村民得知后十分不舍。
時間仿佛回到三年前,黨員大會上,村支部書記、黨員、村民代表紛紛挽留,這一幕仿佛就在眼前。鄧曉明希望,時間能再慢一點:“只要上級組織批準,我十分樂意留下來,繼續為芍藥吆喝?!?/p>
深夜十一點,徐白村芍藥鮮切花銷售點燈火通明,鮮切花直播間沒有打烊。
“寶寶們,小黃車鏈接,今天拍明天發?!敝辈ケ尘袄?,鮮切花紅艷艷堆滿房間角落,芍藥香彌漫空氣。
90后楊波舉著卡尺,捏起一支芍藥,指尖一捻,眼睛掃過花苞大小、莖稈長短,三秒內判定:“莖稈長45厘米,花徑20公分,達到出貨標準!”
四年前,他還是一名汽車銷售經理,年收入二三十萬。家鄉發展芍藥產業,他義無反顧的返鄉創業,琢磨起鮮花生意。
彼時,賣花論捆,前來收購的花商壓價不議價,說好的價格一降再降,上好等級的芍藥一畝才賣幾千塊,村里決定:組織人員自己跑市場:“一定要把鮮花定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p>
跑過銷售的楊波,駕駛村里唯一的皮卡車,帶著上百支樣品進城,見到花店就送上一枝芍藥。一段時間后電話打了過來,第一筆訂單4000枝,第二筆訂單4萬支,接著是第三單、第四單……來自重慶的、四川的、云南的訂單接連不斷,一時間供不應求。
“平均每枝能賣到0.8元-1.2元,比花商來收購翻了近十倍!”
去年,徐白村芍藥鮮切花第一次嘗試網絡直播,貨源地變直播間,楊波手中的鮮花終于可以直達消費者手中,平均一枝芍藥價格賣到了3.6元,墊江芍藥也終于在鮮切花市場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傍晚,三個男人難得湊在一起。彭克成揭開草帽,念叨還要提高種植技術;鄧曉明查詢通訊錄,決定邀人航拍花海;楊波翻看著訂單,計劃著打包工作。他們的身后,千畝芍藥在夕陽里搖曳。
一朵花能改變什么?三個男人把答案寫在徐白村花田里——停車場停滿外地車牌,返鄉年輕人開起了農家樂,鮮切花訂單寫滿一頁又一頁。
正如彭克成所言:“花不騙人。你種下什么,它就開出什么?!?/p>
文案:陳攀 陳美西 編導:陳美西 陳攀 拍攝:羅盛杰 龔長浩 剪輯:張斌焱 包裝:陳攀 配音:周玉曼 主持:林楠
鳴謝:墊江縣曹回鎮徐白村
墊江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