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視頻內容豐富篇幅較長,網友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觀看完整視頻或互動式選擇視頻節選,亦可直接閱讀以下精編的文字內容。)

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我國首次提出了“雙碳”目標,2021年又將它納入了“十四五”規劃。當然,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那么,什么是綠色金融?綠色金融又是如何支持雙碳戰略目標的達成呢?

近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邀請了重慶銀行總行副行長周國華先生、重咨集團碳管家公司法人兼執行董事李強先生做客《華龍會客廳》,同時,還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采訪了身處上海的諾亞控股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章嘉玉女士,請他們三位專家來談談這個熱門話題。

圖片1
重慶銀行總行副行長周國華先生。華龍網發
圖片2
重咨集團碳管家公司法人兼執行董事李強先生。華龍網發
圖片3
諾亞控股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章嘉玉女士。華龍網發

“30、60”雙碳目標與綠色金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國也提出了節能減排的“30、60”雙碳戰略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碳達峰),并努力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

雙碳專家李強談道:“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個時點達到歷史最高值,之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碳中和則是繼續努力的目標,即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與通過植樹造林等手段減少的碳排放互相抵消?!?/p>

而關于什么才是綠色金融?重慶銀行副行長周國華介紹道:“2016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這個文件將綠色金融定義為: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提供的金融服務。這也是目前國內普遍認可的綠色金融定義。根據金融服務方式的不同,我國的綠色金融包含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綠色保險、碳金融等內容?!?/p>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政府不遺余力

在綠色經濟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綠色金融也同樣如此,綠色金融具備與傳統金融中政策性金融的共同點,屬于政策推動型金融,其發展分為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我國提出“30、60”目標以前,我國已經做了關于綠色金融的一些探索;第二個階段是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后,國家推出了1+N的舉措來推動實施。

“人行、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文件提到成渝如何共同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重慶也已經出臺了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指導意見。當前,無論是在國家頂層設計還是重慶具備的工作基礎,都為綠色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崩顝娬f到。

對此,周國華也談到:“綠色金融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引導,也需要金融監管部門的督導推動。重慶銀保監局、人行重慶營業管理部、重慶地方金融監管局都非常重視綠色金融的發展,并且各有側重地持續發力。重慶銀保監局主要從綠色金融體系以及專營機構建設2個方面提供指導。人行重慶營管部也在綠色金融科技、專項貨幣政策工具、自律組織建設等方面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很多支持。重慶地方金融監管局則在推動重慶市金融機構對接國際方面給予指導?!?/p>

銀行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在政府的支持下,綠色金融在重慶落地生根,各大銀行業也是不遺余力地推動綠色金融蓬勃發展,重慶銀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重慶銀行成立了綠色金融部,該行的綠色金融規模迅速增長,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0%。這與重慶銀行長期以來主動轉型綠色金融、持續完善發展體系是息息相關的。

那么,重慶銀行是如何來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呢?重慶銀行副行長周國華介紹到:“重慶銀行把綠色金融提升到集團戰略層面整體推進。我們主要從公司治理、服務創新、風險管理、聯動合作4個方面不斷推進綠色金融發展?!?/p>

在公司治理層面,綠色金融的推動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重慶銀行在組織架構層面和制度體系層面不斷完善,推動全行形成發展合力。

在服務創新上,重慶銀行根據綠色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匹配不同的金融服務方案,不斷提升對綠色產業的服務能力。重慶銀行還充分運用金融科技為綠色發展賦能。該行在去年上線了全市首個綠色金融管理系統,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綠色業務的智能識別。

在風險管理上,“雙碳”戰略下,企業的環境社會風險有可能會逐步向經營風險轉移,重慶銀行主動將環境風險納入全行風險管理框架中,更好地管控業務風險。

最后,重慶銀行不斷借智借力、聯動合作,把自身金融專長與生態環保領域的第三方優勢結合起來。

雙碳背景下 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何參與其中?

“雙碳”目標的達成,完全依靠政府財政資金投入肯定是不夠的,社會資本的參與除了銀行外,其它非銀金融機構、社會投資人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諾亞控股作為財富管理行業的佼佼者,在雙碳目標大背景下又是如何參與其中的?為此,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通過視頻,連線了身處上海的諾亞控股創始投資人、執行董事長章嘉玉女士。

章嘉玉女士說:“從2014年起,諾亞控股就從自身做起,開始推動減碳工作,向全球投資人主動公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我們主要是先從國際投資人長期關注的 ESG (環境、社會、治理)三個維度來進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推動與信息披露?!?/p>

諾亞控股除了追求自身運營達成國家雙碳目標外,自2019 年開始還積極地通過客戶問卷調研,了解目標客戶在投資上的需求,讓更多的資金參與到節能減排中來,從而推動雙碳目標的達成。

“諾亞的核心業務是財富管理及資產管理。在2020 年我們建立了篩選流程,推出了海內外ESG公募產品專區。從結果來看,篩選出的產品組合相較于同類產品表現是相對優異的?!闭录斡衽空劦?。

在談到雙碳目標下的投資時,章嘉玉女士表示:“企業家們應該關注自身的低碳運營,一方面利用機會爭取綠色融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進行有效的碳管理甚至可以通過碳交易,增加利潤。投資人則應該考慮在自己資產組合中納入ESG 相關投資,可以從最直接相關的低碳、綠色能源、碳中和主題或者是運用ESG投資流程的公私募基金入手。如果是資金較大的高凈值投資人,則可以考慮將部分資金投入引領低碳技術發展、新興相關產業的創投、私募股權投資等,讓自己的資金不僅參與了未來趨勢,同時成為對地球環境、對人類發展負責任、向善的資本?!?/p>

碳交易為何流動性差價格也不穩?未來應如何破局?

重慶作為全國首批碳排放交易試點城市之一,經過近10年的發展,未來的碳排放交易應如何破局?

李強認為當前碳市場流動性不強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一是目前對不履約企業的處罰力度不強,導致重慶碳市場履約率不高;二是一些企業對于碳排放管理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企業由于對碳交易的盈利和風險沒有把握,所以干脆選擇不交易;三是市場參與主體和碳金融衍生品不夠,機構投資者擔心風險,而個人投資者對碳市場不了解,更不愿意投資。

而對于碳交易價格不穩定的問題,李強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參與交易的主體太少,導致價格波動大(編者注:其原理類似于股票,若一支股票參與交易的人太少,成交量太低,那么很少的資金就足以引起交易價格的劇烈波動。)此外,金融衍生品的不足也是價格不穩定的原因,目前,重慶的碳市場只有碳配額質押這種融資產品,并沒有碳遠期、碳期貨這樣的交易型工具來穩定碳市場價格。

那么,金融機構如何參與和推動碳交易?周國華表示:“當前,碳市場還處于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機構也要積極參與其中。商業銀行參與碳市場的形式比較多,比如與碳資產有關的融資工具,包括碳資產抵質押融資、碳中和債券、碳資產回購等;還有與碳資產有關的衍生品交易,比如碳遠期、碳期權、碳掉期等?!?/p>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金融機構參與碳交易的形式主要還是以碳資產作為融資工具為主。對此,周國華認為:“商業銀行可以為擁有碳配額的企業提供抵質押融資服務,從金融角度進一步激發碳市場活力。此外還可以為發行碳中和債的企業提供債券承銷、投資服務。針對重慶建立的碳惠通平臺,商業銀行發揮自身金融優勢和客群優勢,在低碳場景中嵌入金融服務,吸引更多的社會公眾參與到碳市場建設中來?!?/p>

統籌:張譯文

策劃:湛劍

主持人:孟田

導播:李燊

制作團隊:杜軍、劉翰軒、沈悅、周睿、裴雪倩、李淼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