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Fri Nov 01 20:17:52 CST 2024
請老板們坐主席臺,是榮昌區尊重、認同民企價值的創新之舉。
作為扎根榮昌27年的老榮商,游洪濤已是連續第三年民營經濟周被請上主席臺,并代表榮商發言。
從創業舉步維艱,到成立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在榮昌追加投資25億元的游洪濤,在此次大會上感慨萬千:“我們有今天良好的發展態勢,得益于榮昌區‘123456’優良的營商環境。沒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各位同行的熱情幫助,是不可能的。榮昌是企業來了就會熱愛上,不離不棄,扎根持續投資發展的地方。有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看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不好,就看當地有沒有持續20年扎根發展的民營企業。如果有這樣的民營企業,地方營商環境一定好。榮昌是民營企業家可以坐主席臺、尊重民營企業家的地方。看似座位的變化,深層次是黨委政府對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的重視,體現了尊重企業家、尊重投資人、尊重納稅人。不僅僅是寫在紙上,更是落實在行動上。這在全國少見?!?/span>
游洪濤講述投資榮昌27年的心得。 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跟游洪濤一起“站C位”的“熟面孔”,還有德力玻璃集團董事長施衛東。
施衛東透露,他投資榮昌以來,共經歷了三任書記、三任區長,每一任區領導都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秉承“再怎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也不為過”的理念,一棒傳一棒,在重慶市甚至整個西南地區擦亮了屬于榮昌的民營經濟“金名片”。每次跟區里的領導接觸,聽到最多,也是最感人的一句話,就是“123456”營商環境中的第一條:“來了就是一家人”。就這么一句最樸實的話語,真正打動了來榮昌投資興業的企業家的內心。2021年疫情那會,是項目建設初期最困難的時候,但是在榮昌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們很快地渡過了難關,這讓他感受“家”溫暖的同時,也要像呵護自己的家一樣,用心、用情為這座城市去打拼。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衛東發言。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深耕榮昌的民營企業家們,此刻感受到了當地政府政策可持續、親商無止境的真誠與善意。
在陌生地方投資產業,需要獨立的思考,榮昌的價值被民企老板自己“反證”了出來。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透露了一民企“開盲盒”投資的故事,這位頗有名氣的老板想轉投農產品種植和深加工產業,先后考察了包括榮昌在內的多個區縣。由于其與榮昌區領導都認識,為了更客觀冷靜地調研投資環境,便低調地避開政府,自己跑上門對接相關的鄉鎮及基層的服務部門,前后開盲盒似地“蹲”了三個月,打消了所有的疑慮,最終決定在榮昌的盤龍、龍集投資打造萬畝產業基地。直到總投資數億元的項目敲定,榮昌區領導才知道此事,剛想說“服務不周”,對方卻連連表示——這樣才是最客觀、真實的考察。榮昌的區位好、生態好、用地條件好,最關鍵的是營商環境好;榮昌的基層干部和他們聯系得最多、跑得最多、服務得最好,像家人一樣,不選榮昌選哪個?
潘中華回憶投資榮昌經過。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同樣經過深入考察落戶榮昌、并被請上主席臺的還有傳化物流集團重慶片區總經理潘中華。
潘中華回憶道,2022年6月,他第一次來榮昌投資考察,高書記叫上在榮發展多年的浙商跟他一起吃飯,通過家鄉的朋友現身說法更深了解這座城市。高書記了解到他熱愛跑步后,不僅相約一起晨跑,還帶來了銀行行長、制造企業的老板一起陪跑,無聲地幫助他引薦了關鍵的朋友,解決了外來企業所需,幫助一個平臺型、重資產投資的物流園,實現了有貨發、有低息融資的幸福夢想。高新區管委會、區工商聯多次幫助對接區內供應鏈,為傳化帶來物流商機,為制造商貿企業解決了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痛點。效率也高得驚人,從見面到確定項目地塊、投資簽約只花了一個月,投資建設到順利投產只花了11個月,其間各種權證辦理神速(土地權證/土地規劃許可證/工規證/施工許可證/排污許可證等都是3天內辦好,房權證辦理從提報資料到取證不到15天)。
來了就是一家人,新榮商的到來,也為榮昌優渥營商環境做了最好的注解。
23萬榮昌人在區外經商、求學、工作,是重要的人脈財富,也是打造榮商概念和服務的支撐。
“家鄉,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牽掛。無論我們在何方發展,我們的根始終在榮昌;每次回到家鄉會看到新的變化,都由衷感到高興和自豪。今年9月,我作為駐川全國政協委員,回榮參加了川渝政協聯合協商,前往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重慶電子電路產業園、雙昌農業園參觀調研,看到了榮昌由傳統的農業縣建設成為現代制造業工業強區,從傳統小城建設為現代化公園城市,這些變化的背后,都離不開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優良的營商環境?!比珖f委員、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驚喜于家鄉的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尤尼泰(四川)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發言。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藍逢輝還表示,他將積極發揮牽頭紐帶作用,與在蓉榮昌籍企業和榮昌人共同努力,成立成都市榮昌商會,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帶頭選擇適合的產業回榮投資,帶動商會的企業家朋友們投資榮昌、發展榮昌、共建榮昌。
“愛吃的桃二妹”食品加工廠負責人邱濤是個九零后,她沒有想到自己也能被請上主席臺發言,她激動地說:“返鄉創業之初,我對于食品生產領域完全是個小白,唯一擁有的就是多年研究出來的產品配方。若放在以前,辦理手續可能需要找個代辦,花費一兩萬來解決所有問題。但在我們榮昌,只需找市場監管部門,告知想要營業的范圍,他們就會根據你所經營的范圍進行悉心指導,很快就能辦好所有手續。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得到相關部門的幫助?!?/span>
邱濤講解返鄉創業經歷。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邱濤還分享了一件事,10月18號,高書記到店里調研,一邊叮囑她要擴大市場范圍,一邊掃碼購買了招牌冷吃牛肉、陳皮冷吃兔等產品,讓她這樣的個體工商戶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溫暖。
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邱濤不到200個平方米的小作坊,從最初幾十個客戶發展到數千名忠實粉絲,年銷售額已突破百萬。
游子是財富,?;丶铱纯?,并重新與家鄉“牽手”,這種“雙向奔赴”自會是雙向共贏。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
不僅要關心榮商飛得高不高,更要關心他們創業累不累
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文
記者 曹建/外聯
趙軍/設計
徐力超/編輯
兩江潮涌,渝州蔥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區縣幸福之治,探融合發展之勢。瞭望渝州,看見遠見。華龍網客戶端推出全媒體時政欄目《渝州瞭望臺》。以區縣為樣本,以成效洞悉發展之策,以對話論道繁榮之路,見證基層社會治理的提速增效,唱響巴渝大地經濟發展的時代合音。讀:言之有物的深度報道;看:融媒體多維度的呈現;問:區縣主政者權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