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瞭望臺|上來、進來再到回來 榮昌讓榮商有“家”可歸
推薦 | 要聞 重慶 兩江評 | 區縣 教育 文藝 | 健康 財經 生活 | 問政 汽車 直播 | 政法 視聽 專題 | 鳴家 史家 旅游 | 房產 國企 原創 | 應急 新聞發布

第172期

發布時間:Fri Nov 01 20:17:52 CST 2024

從唱響“來了就是一家人”還沒多久,重慶榮昌區又為優化營商環境搞了個大動作。

今(1)日,榮昌區首屆全國榮商大會暨2024年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被請上主席臺就座的有6位民企老板,他們各有各的故事,受到表彰的還有“榮昌區民營企業50強”、10家“成長型企業”、20名“貢獻突出民營企業家”、33家(個)“返鄉入鄉創業明星企業(項目)”、33名“返鄉入鄉創業明星”、100家“100佳個體工商戶”等。

無論是“原生”榮商還是新榮商,都在發言中對榮昌區政策到家、服務到心的營商環境感同身受,甚至還爆出了民企“開盲盒”似地“避開”區領導,自己摸底營商環境并敲定數億元投資的故事。

華龍網記者見證了這一幕幕鮮活的場景,本期《渝州瞭望臺》,為你解析“榮商”背后的榮昌。

大會現場。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上來
27年的老榮商被請上主席臺

請老板們坐主席臺,是榮昌區尊重、認同民企價值的創新之舉。

作為扎根榮昌27年的老榮商,游洪濤已是連續第三年民營經濟周被請上主席臺,并代表榮商發言。

從創業舉步維艱,到成立重慶華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在榮昌追加投資25億元的游洪濤,在此次大會上感慨萬千:“我們有今天良好的發展態勢,得益于榮昌區‘123456’優良的營商環境。沒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各位同行的熱情幫助,是不可能的。榮昌是企業來了就會熱愛上,不離不棄,扎根持續投資發展的地方。有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看一個地方營商環境好不好,就看當地有沒有持續20年扎根發展的民營企業。如果有這樣的民營企業,地方營商環境一定好。榮昌是民營企業家可以坐主席臺、尊重民營企業家的地方。看似座位的變化,深層次是黨委政府對民營經濟和民營經濟人士的重視,體現了尊重企業家、尊重投資人、尊重納稅人。不僅僅是寫在紙上,更是落實在行動上。這在全國少見?!?/span>

游洪濤講述投資榮昌27年的心得。 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跟游洪濤一起“站C位”的“熟面孔”,還有德力玻璃集團董事長施衛東。

施衛東透露,他投資榮昌以來,共經歷了三任書記、三任區長,每一任區領導都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秉承“再怎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也不為過”的理念,一棒傳一棒,在重慶市甚至整個西南地區擦亮了屬于榮昌的民營經濟“金名片”。每次跟區里的領導接觸,聽到最多,也是最感人的一句話,就是“123456”營商環境中的第一條:“來了就是一家人”。就這么一句最樸實的話語,真正打動了來榮昌投資興業的企業家的內心。2021年疫情那會,是項目建設初期最困難的時候,但是在榮昌區委、區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們很快地渡過了難關,這讓他感受“家”溫暖的同時,也要像呵護自己的家一樣,用心、用情為這座城市去打拼。

安徽德力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衛東發言。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深耕榮昌的民營企業家們,此刻感受到了當地政府政策可持續、親商無止境的真誠與善意。

 

進來
老板開盲盒式考察情定榮昌

在陌生地方投資產業,需要獨立的思考,榮昌的價值被民企老板自己“反證”了出來。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透露了一民企“開盲盒”投資的故事,這位頗有名氣的老板想轉投農產品種植和深加工產業,先后考察了包括榮昌在內的多個區縣。由于其與榮昌區領導都認識,為了更客觀冷靜地調研投資環境,便低調地避開政府,自己跑上門對接相關的鄉鎮及基層的服務部門,前后開盲盒似地“蹲”了三個月,打消了所有的疑慮,最終決定在榮昌的盤龍、龍集投資打造萬畝產業基地。直到總投資數億元的項目敲定,榮昌區領導才知道此事,剛想說“服務不周”,對方卻連連表示——這樣才是最客觀、真實的考察。榮昌的區位好、生態好、用地條件好,最關鍵的是營商環境好;榮昌的基層干部和他們聯系得最多、跑得最多、服務得最好,像家人一樣,不選榮昌選哪個?

潘中華回憶投資榮昌經過。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同樣經過深入考察落戶榮昌、并被請上主席臺的還有傳化物流集團重慶片區總經理潘中華。

潘中華回憶道,2022年6月,他第一次來榮昌投資考察,高書記叫上在榮發展多年的浙商跟他一起吃飯,通過家鄉的朋友現身說法更深了解這座城市。高書記了解到他熱愛跑步后,不僅相約一起晨跑,還帶來了銀行行長、制造企業的老板一起陪跑,無聲地幫助他引薦了關鍵的朋友,解決了外來企業所需,幫助一個平臺型、重資產投資的物流園,實現了有貨發、有低息融資的幸福夢想。高新區管委會、區工商聯多次幫助對接區內供應鏈,為傳化帶來物流商機,為制造商貿企業解決了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痛點。效率也高得驚人,從見面到確定項目地塊、投資簽約只花了一個月,投資建設到順利投產只花了11個月,其間各種權證辦理神速(土地權證/土地規劃許可證/工規證/施工許可證/排污許可證等都是3天內辦好,房權證辦理從提報資料到取證不到15天)。

來了就是一家人,新榮商的到來,也為榮昌優渥營商環境做了最好的注解。

 

回來
榮昌籍老板感嘆“榮”歸故里

23萬榮昌人在區外經商、求學、工作,是重要的人脈財富,也是打造榮商概念和服務的支撐。

“家鄉,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牽掛。無論我們在何方發展,我們的根始終在榮昌;每次回到家鄉會看到新的變化,都由衷感到高興和自豪。今年9月,我作為駐川全國政協委員,回榮參加了川渝政協聯合協商,前往國家生豬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生豬大數據中心、重慶電子電路產業園、雙昌農業園參觀調研,看到了榮昌由傳統的農業縣建設成為現代制造業工業強區,從傳統小城建設為現代化公園城市,這些變化的背后,都離不開最重要的一條,那就是優良的營商環境?!比珖f委員、尤尼泰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驚喜于家鄉的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尤尼泰(四川)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總裁藍逢輝發言。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藍逢輝還表示,他將積極發揮牽頭紐帶作用,與在蓉榮昌籍企業和榮昌人共同努力,成立成都市榮昌商會,為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帶頭選擇適合的產業回榮投資,帶動商會的企業家朋友們投資榮昌、發展榮昌、共建榮昌。

“愛吃的桃二妹”食品加工廠負責人邱濤是個九零后,她沒有想到自己也能被請上主席臺發言,她激動地說:“返鄉創業之初,我對于食品生產領域完全是個小白,唯一擁有的就是多年研究出來的產品配方。若放在以前,辦理手續可能需要找個代辦,花費一兩萬來解決所有問題。但在我們榮昌,只需找市場監管部門,告知想要營業的范圍,他們就會根據你所經營的范圍進行悉心指導,很快就能辦好所有手續。在經營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得到相關部門的幫助?!?/span>

邱濤講解返鄉創業經歷。華龍網記者 曹建 攝

邱濤還分享了一件事,10月18號,高書記到店里調研,一邊叮囑她要擴大市場范圍,一邊掃碼購買了招牌冷吃牛肉、陳皮冷吃兔等產品,讓她這樣的個體工商戶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家人”的溫暖。

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邱濤不到200個平方米的小作坊,從最初幾十個客戶發展到數千名忠實粉絲,年銷售額已突破百萬。

游子是財富,?;丶铱纯?,并重新與家鄉“牽手”,這種“雙向奔赴”自會是雙向共贏。

 

主政者說

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

不僅要關心榮商飛得高不高,更要關心他們創業累不累

談到召開此次大會的目的,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表示,要真正讓民營經濟成為榮昌最靚名片、民營企業成為榮昌最大優勢、民營企業家成為榮昌最寶貴資源;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大抓民營經濟”不動搖,持續唱響做靚“123456”營商環境品牌,以更大力度、更優作風、更實舉措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談到民營企業貢獻,高洪波說:“對榮昌來講,民營經濟異軍突起,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逐漸呈現出‘78899’發展格局,為榮昌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GDP、稅收、就業是企業創造的,民營企業不僅是榮昌發展的生力軍,更是主力軍,企業才是發展經濟、創造財富的主體,廣大黨員干部只是服務員?!?/span>

對于營商環境服務,高洪波說:“我們始終把惠企利企強企作為‘第一原則’,先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等政策50個。我們始終把企業服務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區領導聯系幫扶民營企業制度,推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開展‘百名干部進企業’‘服務企業專員’活動,我和萬容同志帶頭當好‘一號服務員’,區四大家領導沖在服務企業的第一線,示范帶動廣大干部扎實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累計走訪聯系企業4萬多人次,收集解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中用工、用電、用氣、用地、用錢等各類問題兩千多件?!?/span>

對于搭建榮商平臺,高洪波說:“天下榮商,根在榮昌。我們不僅關心廣大榮商飛得高不高,更要關心他們在創業的道路上走得累不累。希望借此機會,在榮昌謀劃成立榮商總會,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打造凝聚天下榮商的大平臺,把全球、全國各地榮商團結起來,有效發揮產業、資本和人脈優勢,搭建交流合作的橋梁,共同推動榮商在各地煥發新的榮光,不斷提升榮商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span>

 

記者手記

連續三年舉辦民營經濟周,次次將民營企業家請上主席臺,榮昌通過一個小小的“座次”變化,釋放了關心民企發展的最大善意。

搭建榮商平臺,則將在外榮商、“原生”榮商和新榮商緊密團結在一起,為榮昌的發展共同使力,為這座城市帶來不竭的動能。同時,榮商人脈的集聚,也為自身的成長充分賦能。

欣欣向“榮”,帶來“商”商云集,如此重視民營經濟的榮昌,最終培育出了五萬個經營主體,反過來,民營經濟也為提振當地經濟和促進就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文

記者 曹建/外聯

趙軍/設計

徐力超/編輯

 

 

兩江潮涌,渝州蔥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區縣幸福之治,探融合發展之勢。瞭望渝州,看見遠見。華龍網客戶端推出全媒體時政欄目《渝州瞭望臺》。以區縣為樣本,以成效洞悉發展之策,以對話論道繁榮之路,見證基層社會治理的提速增效,唱響巴渝大地經濟發展的時代合音。讀:言之有物的深度報道;看:融媒體多維度的呈現;問:區縣主政者權威解答。

往期回顧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