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瞭望臺|當紅葉遇上電影周 巫山別樣“紅”
推薦 | 要聞 重慶 兩江評 | 區縣 教育 文藝 | 健康 財經 生活 | 問政 汽車 直播 | 政法 視聽 專題 | 鳴家 史家 旅游 | 房產 國企 原創 | 應急 新聞發布

第177期

發布時間:Tue Dec 03 14:26:08 CST 2024

 

紅葉滿山、光影交織。這個冬天,長江之畔的巫山很火熱。

入冬以來,巫山120萬畝彩葉林漸次變紅,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11月16日開幕的第十八屆中國·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暨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則更讓巫山備受關注,為曾經被稱為“淡季”的大三峽冬季旅游市場,注入了強勁新動力。

年年歲歲紅葉染,歲歲年年景不同。歲末年初之際,重慶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順利召開,吹響了重慶文旅強市沖鋒號。第1眼TV-華龍網記者走進巫山,賞紅葉、看電影、吃烤魚、摘戀橙……感受巫山別樣的“美”。

云海之上的巫山紅葉。魏明堯 攝


巫山賞葉

紅葉映紅綠色發展本底

滿山紅葉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峽。

巫山擁有“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三峽紅葉、四季云雨”的靚麗顏值,山清水秀、生態宜人。紅葉是巫山得天獨厚的一項自然生態資源。

“北有香山紅葉,南有巫山紅葉,我們種植了巫山紅葉120萬畝,以紅葉為媒,已經連續17年舉辦巫山國際紅葉節,累計吸納游客超1000萬人次。同時,還開發了紅葉葉雕、紅葉書簽等文創產品30余種?!痹?1月初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扛起新使命 區縣談落實”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巫山專場上,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介紹道。

巫峽·神女景區懸崖之上的紅葉。熊威 攝

斗轉星移、潮落潮起。從2007年舉辦首屆國際紅葉節活動以來,巫山各屆領導班子接續發力,將“紅葉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紅葉為媒、文旅搭臺、消費唱戲,將“巫山紅葉”打造成為享譽中外的知名品牌,推動巫山加快建成世界級知名旅游目的地。

今年是舉辦紅葉節的第十八個年頭,今年的紅葉節則活動內容更豐富,游覽方式更立體,服務體驗更舒心。

第十八屆重慶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暨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開幕式。巫山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了增強游客的體驗感,巫山探索“文化IP+旅游+節會”雙向賦能模式,不斷豐富紅葉節活動內容。紅葉節期間,巫山舉辦了“三峽100”長江三峽(巫山)越野賽、“三峽龍脊”國際大學生徒步邀請賽等10項活動。

愛好徒步的朋友們還可以選擇三峽最美最震撼的徒步線路——三峽龍脊,這條線路從巫峽口到登龍峰頂,途經文峰觀,全程12公里,累計爬升1040米,穿行其間可“零”距離觀賞道路兩旁的漫山紅葉,也可以一覽“十二巫山見九峰”的壯美畫卷。

“未來,紅葉節游覽方式將更立體,在游船、自駕等傳統方式游三峽、看紅葉的基礎上,我們將全新推出低空旅游產品。”巫山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巫山正積極打造低空旅游產品,引入水上飛機、載人無人機,推出沿江全域低空飛行體驗場景,讓游客體驗不一樣的精彩。

巫山不斷持續發力,讓紅葉節、藝術電影周兩大特色節會保持常青、常新、常相伴,并以“一域紅”,帶動“三峽彩”,巫山紅葉強勢驅動了大三峽旅游發展。

2023年,渝東北三峽區域接待游客突破4300萬人次、實現國內游客消費400億元,為壯美三峽文旅名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凈壇峰紅葉。譚艷 攝

 

巫山觀影

藝術電影周提升軟實力

如果說紅葉緣于上天的恩賜,那么藝術電影節則是巫山多年培育的成果。

巫山自古就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與電影有著不解之緣。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巫山紅葉就已和電影結緣,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等到滿山紅葉時》就是在巫山拍攝的。雖已時過38年,但動人的電影情節,如畫的風景,還是讓不少觀眾念念不忘。

為了進一步提升巫山知名度,巫山縣積極用電影推廣當地的旅游文化。2012年11月,經國家電影局批準,國內唯一以藝術類電影為主題的電影周——首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在巫山順利舉辦,迄今已經成功舉辦六屆。

十二年光影旅程,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展示新重慶、新三峽獨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打造了中小成本藝術電影交流的重要平臺,促進了山區、庫區的文化振興。

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閉幕式。王忠虎 攝

“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巫山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中的辨識度,還成為了中小成本藝術電影交流的重要平臺。”巫山縣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巫山藝術電影周累計面向全國征集藝術電影近900部,評選推介了50多部優秀故事片及一大批優秀男女主角、優秀導演、優秀新人。藝術電影周累計展映優秀藝術電影、長江題材電影2600余場次,吸引30余萬名群眾免費觀影,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光影賦能長江文明傳播。

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正成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重要節慶活動品牌。紅葉與電影的結合,已經成為巫山對外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為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活力。

今年電影周期間,巫山重點推出“跟著電影去旅游”活動。廣大網友既可以沿著活動主題線路暢游美麗新重慶,還能參與“明星帶你打卡巫山美景”活動,與影視明星一起推介長江三峽和巫山紅葉。同時,巫山把電影流動放映車開進景區,展映優秀藝術電影。

藝術電影周期間,巫山還舉辦了“跟著電影去旅游——長江文旅高質量發展”主題對談會,為藝術電影的編劇、導演、演員、評論家、觀眾影迷等,研究探討電影與文化旅游提供了交流平臺,共同為巫山電影發展注入智慧與力量。

以影為媒、以節會友,藝術電影周成為巫山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巫山縣,這個長江三峽的璀璨明珠,通過紅葉節和電影周的舉辦,不僅吸引了無數游客的目光,更為當地帶來了人流和資源的可喜收獲。

11月24日晚,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圓滿閉幕,而“紅葉精靈”和“神女電影”的魅力,卻依然成為所有熱愛生活人們,奔赴巫山追尋美好的理由。

第六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為優秀影片頒獎。盧先慶 攝

 

巫山探景

文化與旅游融合共發展

文旅融合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歸根到底要看能否滿足人們特色化、多層次的文旅需求。

巫山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巫山在接續舉辦紅葉節和藝術電影周的過程中,特別注重發揮生態和人文兩大優勢,提品質、挖潛力,強營銷、謀合作,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新需求、創造新動能。

今年,更多新活動、新舉措賦能紅葉節、藝術電影周,全面豐富和提升游客的感官體驗,開啟巫山文化之旅,奏響山水紅葉頌。

在今年的藝術電影周中,活動首次加入“音樂會”元素,讓行到巫山不僅有好看的、好玩的,還有“好聽的”。

11月11日晚,“待到滿山紅葉時”江畔音樂會在重慶大劇院奏響。作為本屆紅葉節創新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江畔音樂會以巫山紅葉、藝術電影為主題,在樂章中融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盡展巫山之美、紅葉之艷。

此外,本屆紅葉節暨藝術電影周開幕式也在“三峽里·竹枝村”開設分會場,舉辦“燭光音樂會”。

此外,圍繞藝術電影節,巫山還積極打造電影惠民新場景。

巫山縣第八屆烤魚消費季。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巫山在群眾青睞的打卡地植入電影元素,推動“電影+旅游”消費新場景。比如,在摩天嶺月亮谷打造“月光草坪電影嘉年華”;在“三峽里·竹枝村”打造“樂享經典電影”江畔音樂會;在“天路下莊”景區打造“開山人”主題影院等。

根據在巫山拍攝取景的一些經典鏡頭,巫山在景區設置打卡地,推出“我與電影同框”等活動。聚焦城市街區,在城市節點、雕塑、景觀小品中融入藝術電影元素,推動電影與城市的深度融合。

為了讓整個城市融入藝術電影元素,巫山在全縣酒店影視點播系統推出“藝術電影專區”,循環播放《等到滿山紅葉時》《開山人》等巫山經典電影以及歷屆神女杯藝術電影周主要成果。

同時,巫山在節會期間,還推出了“免單+折扣”的組合套裝,對“文峰·三峽龍脊”“巫峽·神女景區”全免票,對“一峽一峰”和所有景區內交通費用實行5折優惠。

養心養眼的江山紅葉、走心走情的藝術電影、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讓巫山這座三峽里的小城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巫山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長江三峽(巫山)國際紅葉節、神女杯藝術電影周等知名節慶活動,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知名旅游目的地,引領了“大三峽”全域旅游振興。

山水相映,城景交織,行到巫山,風景正好。

夜色中的巫山縣城。吳濱 攝

 

主政者說

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

全力推動“大三峽”旅游振興

打造文化強縣旅游名縣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巫山縣為什么堅持接續舉辦紅葉節和藝術電影周?

曹邦興:生態和人文是巫山兩大優勢,巫山始終把旅游作為第一支柱產業,著力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打造文化強縣、旅游名縣。

巫山先后成功申創1個世界自然遺產、2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1個5A景區、5個4A景區,創新舉辦“三峽100”長江三峽(巫山)越野賽、環三峽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打造推出大型室內情景劇《巫山神女》、長江情景夜游“三峽之光”等文旅消費業態,實現從過境游向目的地游、山水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景區景點游向城鄉全域游轉變。

近年來,巫山縣以120萬畝的紅葉為媒,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使“巫山紅葉”這一生態寶貝成為長江三峽旅游乃至全國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

紅葉節和電影周結合一起,既展現了巫山自然風光之美,又彰顯了巫山歷史人文之韻。與此同時,巫山旅游綜合收入也從2007年的2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36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榮膺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帶動10多萬群眾就業增收。

今年1-10月,巫山接待游客2809.45萬人次、增長10.82%;景區購票185.2萬人次、增長11.23%;過夜游客76.53萬人次、增長24.54%,增長率居全市第2。

文旅產業正在成為巫山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巫山在豐富旅游產品供給,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上有哪些具體舉措?

曹邦興:巫山堅持文旅強縣,煥發“第一支柱”產業新活力。

第一是打造有吸引力的文旅精品。巫山通過暢通小三峽·小小三峽東西水陸環線、巫峽·神女南北水陸環線,聯通巫峽、小三峽、五里坡世界自然遺產地、大昌古鎮、天路下莊等20余個精品景區,進一步豐富三峽旅游產品。

巫山入選9條國家級精品旅游線路。

第二是促進有承載力的文旅消費。

巫山創新推出“三峽龍脊”戶外徒步線路,以巫文化、神女文化為主題的三峽之光獲評全國旅游創業創新(文化創造)示范案例。

巫山持續舉辦“長江云上生活季”系列活動,巫山云雨康養旅游度假區夏季日均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

巫山推出“小三峽+大昌古鎮”文物主題游徑,三峽皮影、重慶烤魚技藝(巫山烤魚)入選重慶市第一批非遺與文旅融合發展推進目錄。

第三是實施有引爆力的文旅營銷。

巫山構建起政協助推旅游營銷機制,簽約組客企業超過120家,引流超80萬人次。

巫山還聯合大三峽旅游聯盟赴珠三角唱響“壯美長江·詩畫三峽”品牌。

巫山接續通過舉辦國際紅葉節、藝術電影周等文旅活動,推送國家級非遺“龍骨坡抬工號子”亮相《非遺里的中國》《詩行長江》等大型文化探訪節目,不斷擴大巫山文旅影響力。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文旅融合發展給巫山城市發展和增加群眾收入方面帶來哪些好處?

曹邦興:巫山堅持文旅興城,展現大三峽“會客廳”新形象。

一是以景筑城。巫山完善了城區游客服務中心、濱江景觀道、24小時城市書房、“悅讀坊”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務設施,布局劇本娛樂、非遺體驗等文旅消費新場景,高唐湖、寧江渡、竹枝村文化街區等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

二是以業興城。巫山9種地道美食入選“渝味360碗”,巫山烤魚獲選“頭道菜”,引入華住會、希爾頓、錦江等連鎖酒店,目涯巫山、夜泊巫山等“長江宿集”特色民宿開門迎客,洲際、溫德姆等酒店即將建成投用,接待床位數超過9000張。

三是以城聚人。巫山新增貴陽、寧波城市航線,組客19家長江游輪公司58艘游輪,鄭渝高鐵直達經停動車達到38車次。

巫山還堅持文旅富民,服務“人民群眾”美好新生活。通過全力辦好巫山國際紅葉節和藝術電影周,確保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辦出效益,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一是工資性增收。巫山打造高唐、南陵等特色消費街區5條,新培育旅行社、研學等新業態主體200余家,全產業鏈條帶動就業10萬余人,前三季度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8%,排名全市第3。

二是經營性增收。巫山創建中國傳統村落6個、全國美麗休閑鄉村5個、國家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個,引導鼓勵農戶開辦各類農家樂、鄉村客棧等超過750家,戶均營業年收入達10萬元。

三是財產性增收。巫山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打造石上生花等農文旅融合示范,建立“公司+村集體+農戶”利益鏈接模式,推出目涯巫山、下莊院子等鄉村民宿產品,農戶財產性凈收入增長8.9%,前三季度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6%,排名全市第4。


記者手記

11月中旬我市召開的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傳遞出信息,重慶文旅強市建設的國際化之路,將更加注重文化與旅游“兩條腿走路”。

近年來,巫山縣致力于以紅葉為媒,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堅持以“影”促旅、以節會友,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無疑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 李燊/文

記者 姜力菘/外聯

李燊 熊威 任美連/視頻

趙軍/設計

徐力超/編輯

 

 

兩江潮涌,渝州蔥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區縣幸福之治,探融合發展之勢。瞭望渝州,看見遠見。華龍網客戶端推出全媒體時政欄目《渝州瞭望臺》。以區縣為樣本,以成效洞悉發展之策,以對話論道繁榮之路,見證基層社會治理的提速增效,唱響巴渝大地經濟發展的時代合音。讀:言之有物的深度報道;看:融媒體多維度的呈現;問:區縣主政者權威解答。

往期回顧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