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你丨“老房子”變“好房子” 幸福指數原地升溫-華龍網

幸福生活@你丨“老房子”變“好房子” 幸福指數原地升溫

2025-04-10 06: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海報

吃過晚飯后,家住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街道文教村小區的黃阿姨總愛去樓下散散步。春風徐來,目之所及處綠樹成蔭,老鄰居們在樹下下棋閑聊,小朋友們則忙著嬉戲打鬧。

“老小區改造后,許多老鄰居都搬回來了,前幾天家里親戚來玩,還說我住的‘花園洋房’呢。”說起小區的變化,黃阿姨眼里是止不住的笑意。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今年,“好房子”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載著群眾對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美好期待,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個重點,也是一項民生工程。

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重慶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27個、3011萬平方米,切實解決群眾關切的外墻安全、居住環境、消防安全、充電設施、加裝電梯等問題,將“老房子”變為老百姓滿意的“好房子”。

古鎮中的向往生活

作為老重慶的縮影,磁器口古鎮以“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聞名。每逢節假日,這里便游人如織,滿滿煙火氣。

距離磁器口直線距離50米處,便是文教村,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老舊小區之一。

雖然地理位置卓越,但在文教村居民的心里,這里一度并不“美好”。

2020年初的文教村,樓房墻面塌落、泛黃,屋檐布滿灰塵和雜草,空調外機亂掛,道路殘留多處青苔,空中各類線纜纏成“蜘蛛網”……時間久了,這些問題變成了文教村居民的“心病”。

于是2020年下半年,文教村被列入了老舊小區改造范圍。

在改造過程中,沙坪壩區住建委充分聽取居民意見,與小區居民反復溝通,共同謀劃改造方案,最終確定了文教村改造的定制“菜單”。

如今,改造完工的文教村房屋外立面整體換新,風格與磁器口改造后建筑風格相近。社區背后的路面進行了填平、整修處理;取消了不合理的綠化,增加了社區空間感,視野更開闊;新增閱讀休閑、文化宣講、健身、娛樂等區域,大大增加了居民們的公共區域。

“這里本來位置就好,人多熱鬧,去哪兒都方便,也承載著我們的情感和記憶。”在文教村,老舊小區改造正讓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現在改造后就像住進了新房子,停車位有了,路面又寬又整潔,住起來很舒適,連搬出去的好多老鄰居都搬回來了?!?/p>

文教村的變化是沙坪壩區環磁器口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一個縮影。

作為重慶市重要歷史文化保護街區,沙坪壩區磁器口集老舊小區、老舊街區和傳統商業區于一體,屬于典型的商住融合片區。改造前存在老舊小區密集、配套功能短缺、安全隱患突出等諸多問題,居民群眾反映強烈,游客也紛紛吐槽。為解決上述問題,沙坪壩區以問題為導向,以設計為引領,啟動了環磁器口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巴渝風貌建筑打造。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巴渝風貌建筑打造。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我們按照巴渝民宿風貌,對屋頂進行平改坡,改造房屋立面 6 萬余平方米,規范空調機位564個,整治空中管線 3.5 千米。全面改造 100 余棟老舊房屋可燃雨棚,實現可燃雨棚全面清零,消除雨棚火災安全隱患,提升樓棟外立面風貌品質?!鄙称簤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全面建成投用,既提升了城市面貌,又滿足了居民對“好房子”的需要。

讓“一老一小”居住體驗更舒適

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不僅要注重物理空間的改造升級,還要關注“一老一小”,強服務、優配套。

渝中區兩路口街道的紅星亭坡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小區依山而建,地勢高差30多米、臺階分布眾多,最長階梯有50多級,卻沒有電梯和無障礙通道,對于老人和殘疾人來說,出行十分不便。

怎么辦?那就來給老小區做做改造“手術”。

2023年,該小區改造“手術”正式啟動,不僅安裝了5部無障礙電梯,還修建了無障礙坡道7處、無障礙折疊型通道1處,在梯坎狹窄、坡度高、無法修建無障礙坡道的地方設置3臺爬樓機,讓居民“按鍵直達家門”。

以前宅在家里的居民紛紛走出家門,小區變得熱鬧起來。

中山二路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二期紅星亭坡EPC項目。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中山二路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二期紅星亭坡EPC項目。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以前怕麻煩家里人,就只能在家里看看電視,從不主動提出出門,但現在方便了,我自己也能出門了?!奔t星亭坡小區居民劉大爺上了年紀后,去哪都需要坐輪椅,但隨著小區的改造,他最近也愛上了出門。

近年來,重慶明確將養老、托幼等“一老一小”設施改造作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內容予以實施。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全市擬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超過1000個,將加大對“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關注力度,為群眾創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力爭改出更多高品質多元化創業新場景、消費新場景、生活新場景,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新樣板。

讓改造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老舊小區改造改什么、怎么改?作為需求方、受益者的老百姓,最有發言權。

重慶市永川區北山片區歷史悠久,涉及老舊小區 29 個,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 40%。北山片區既有永川首個安居工程小區,也有永川建校最早的北山中學、上游小學,還有延續數百年的騎龍街、殷家巷和城墻舊址,是永川市民的共同記憶。但隨著時間推移,北山片區房屋建筑老舊、消防設施不全、電線老化雜亂、公共活動空間缺乏等問題日益突出。

永川區北山片區整體鳥瞰圖。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永川區北山片區整體鳥瞰圖。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在永川區北山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協調經濟信息、城市管理和管線等單位參與改造,通過線上線下發放調查問卷、開展居民意見征求活動,組織召開20余場院壩會,引導相關單位和居民全過程參與片區改造,進一步完善改造內容,讓老舊小區改造更加符合居民的期待,將“民聲”變為“民生”。

“在項目改造之初,政府就邀請我們參與,充分尊重了我們的想法和建議?!崩钕壬诒鄙狡瑓^出生、長大,這次改造他也提出了不少建議,部分建議得以被采納實施。

根據共同商議,明確北山片區消防設施缺失、市政管網老化、建筑屋頂漏水和外墻脫落等基礎類內容“必須改”,無障礙設施、停車設施等功能完善類內容“優先改”,加裝電梯、文化設施等改善提升類內容“選擇改”,切實讓居民“心愿清單”變成“幸福清單”。

從“走新”到“走心”,一個個老舊小區的嬗變,折射出重慶這座城市的發展理念。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啟動改造老舊小區9414個、2.09億平方米,惠及居民218萬戶。今年,重慶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227個、3011萬平方米,切實解決群眾關切的外墻安全、居住環境、消防安全、充電設施、加裝電梯等問題,著力補齊社區功能短板。

在重慶,小區或許會漸漸老去,但城市會永遠向著年輕前行。

第1眼TV-華龍網 唐雨/文

相關鏈接:

責任編輯:常涵笑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