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會客廳丨市委臺辦主任陳全:渝臺交流35周年 今年臺灣周“好戲連臺”
35年來,渝臺兩地交流領域不斷拓展,規模持續擴大、影響逐年提升。

華龍會客廳丨市委臺辦主任陳全:渝臺交流35周年 今年臺灣周“好戲連臺”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022-11-07
海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陳美西 李夢婷)渝臺兩地淵源深厚,合作密切,交往熱絡。今年,是渝臺交流35周年,在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活動即將召開之際,市委臺辦主任陳全做客《華龍會客廳》,通過訪談形式發布渝臺交流35年成果、“重慶·臺灣周”活動亮點等信息。

訪談中,陳全還帶來一個好消息——重慶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已獲批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這將為我市深化渝臺交流合作增添重要平臺和抓手!

華龍會客廳專訪市委臺班主任陳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沈楊 攝
《華龍會客廳》專訪市委臺辦主任陳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沈楊 攝

臺灣周11月8日開幕

涉及四大版塊16項子活動

“重慶·臺灣周”作為渝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動,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兩岸企業家峰會支持舉辦,自2009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十三屆,在海峽兩岸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今年臺灣周有哪些看點亮點值得期待?

陳全介紹,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活動,將于2022年11月7日至11月11日舉行,11月8日上午舉行開幕式。

本屆“重慶·臺灣周”以“融入新格局、助力新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渝臺深厚淵源優勢,拓展做實深耕基層、深耕經貿、深耕人文,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提升渝臺交流合作層次和水平,重點將開展四大版塊16個分項活動。

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兩岸嘉賓600余人將以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參與活動。

“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各省區市舉辦的第一個綜合性涉臺重大活動?!标惾硎荆形_辦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繼續致力于促進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渝臺各領域融合發展,鼓勵更多臺胞來重慶學習、工作、創業,為廣大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平臺,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多機遇,讓更多臺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國家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積極主動參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攜手共謀發展,共享繁榮,共創未來。

往屆“重慶·臺灣周”開幕式現場。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往屆“重慶·臺灣周”開幕式現場。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獲批

“一區三園”模式助渝臺融合發展

渝臺交流合作以來,先后設立西永臺資信息產業園、北碚臺灣農民創業園、渝北臺商工業園等7個涉臺園區。

訪談中,陳全帶來一個好消息——近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務部等國家相關部委已正式行文批準,在渝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這意味著,深化渝臺交流合作增添重要平臺和抓手!

“結合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臺資企業發展的新趨勢,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我市提出采取‘一區三園’模式建設合作區。”陳全解釋,即由重慶高新區產業園(西永微電園、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涪陵區產業園(涪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永川區產業園(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共同申報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根據工作安排,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揭牌儀式將于2022年11月8日(星期二)上午,在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開幕式上舉行。

合作區建成后,將有利于渝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地產業合作、人員交流、社會融合;有利于引導臺商臺企參與重慶經濟社會建設,吸引臺灣優質產業、核心科技和精英人才到重慶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創新渝臺經貿交流合作模式,整合兩岸經濟資源,發揮彼此產業優勢,建立互惠合作機制;有利于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在重慶落地見效,加快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渝臺交流邁過35年

成果豐碩呈現六大特點

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35年來,渝臺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的渝臺大交流格局。

對此,陳全總結了交流呈現的六個特點:一是深埋內心的骨肉親情推動渝臺基層交流密切熱絡;二是互益相成的經濟合作推動渝臺經貿交流深度融合;三是同源同根的血脈聯結推動渝臺文化交流走入人心;四是用心用情的造福服務推動臺胞同等待遇落實落細;五是感人至深的兩地故事推動渝臺新聞交流乘勢向前;六是同心同行的追夢情懷推動渝臺青年交流擴面增效。

以經貿交流為例,1990年,以重慶百吉廚房用具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制造型臺資企業開始落戶重慶。2010年6月,兩岸和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凸顯重慶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2010年6月,兩岸和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2010年6月,兩岸和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先后設立7個涉臺園區,每年舉辦“重慶·臺灣周”、臺企西部行等活動,建成以臺資企業為主的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和筆電產業集群,筆電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完善鞏固。

截至目前,2011家臺資企業扎根重慶,合同金額304.46億美元,2021年渝臺年貿易額超過640億元人民幣,占重慶對外貿易額的8%。 重慶已成為臺資臺企投資大陸西部的重要聚集地。

“35年來,渝臺兩地交流領域不斷拓展,規模持續擴大、影響逐年提升。”陳全表示,接下來,市委臺辦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于促進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渝臺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在新的奮斗起點上奮力書寫渝臺交流新篇章。

無障礙
推薦 | 要聞 重慶 兩江評 | 區縣 教育 文藝 | 健康 財經 生活 | 問政 汽車 直播 | 政法 視聽 專題 | 鳴家 史家 旅游 | 房產 國企 原創 | 應急 信用 新聞發布
  • 站內
站內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華龍會客廳丨市委臺辦主任陳全:渝臺交流35周年 今年臺灣周“好戲連臺”

2022-11-07 07:30:00 來源:
海報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記者 陳美西 李夢婷)渝臺兩地淵源深厚,合作密切,交往熱絡。今年,是渝臺交流35周年,在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活動即將召開之際,市委臺辦主任陳全做客《華龍會客廳》,通過訪談形式發布渝臺交流35年成果、“重慶·臺灣周”活動亮點等信息。

訪談中,陳全還帶來一個好消息——重慶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已獲批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這將為我市深化渝臺交流合作增添重要平臺和抓手!

華龍會客廳專訪市委臺班主任陳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沈楊 攝
《華龍會客廳》專訪市委臺辦主任陳全。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沈楊 攝

臺灣周11月8日開幕

涉及四大版塊16項子活動

“重慶·臺灣周”作為渝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動,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兩岸企業家峰會支持舉辦,自2009年以來已經成功舉辦十三屆,在海峽兩岸產生了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今年臺灣周有哪些看點亮點值得期待?

陳全介紹,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活動,將于2022年11月7日至11月11日舉行,11月8日上午舉行開幕式。

本屆“重慶·臺灣周”以“融入新格局、助力新發展”為主題,充分發揮渝臺深厚淵源優勢,拓展做實深耕基層、深耕經貿、深耕人文,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提升渝臺交流合作層次和水平,重點將開展四大版塊16個分項活動。

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兩岸嘉賓600余人將以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參與活動。

“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各省區市舉辦的第一個綜合性涉臺重大活動?!标惾硎荆形_辦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繼續致力于促進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渝臺各領域融合發展,鼓勵更多臺胞來重慶學習、工作、創業,為廣大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平臺,創造更好條件,提供更多機遇,讓更多臺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國家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積極主動參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攜手共謀發展,共享繁榮,共創未來。

往屆“重慶·臺灣周”開幕式現場。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往屆“重慶·臺灣周”開幕式現場。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獲批

“一區三園”模式助渝臺融合發展

渝臺交流合作以來,先后設立西永臺資信息產業園、北碚臺灣農民創業園、渝北臺商工業園等7個涉臺園區。

訪談中,陳全帶來一個好消息——近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商務部等國家相關部委已正式行文批準,在渝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這意味著,深化渝臺交流合作增添重要平臺和抓手!

“結合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臺資企業發展的新趨勢,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我市提出采取‘一區三園’模式建設合作區?!标惾忉?,即由重慶高新區產業園(西永微電園、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涪陵區產業園(涪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永川區產業園(永川高新區鳳凰湖產業園)共同申報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根據工作安排,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揭牌儀式將于2022年11月8日(星期二)上午,在第十四屆“重慶·臺灣周”開幕式上舉行。

合作區建成后,將有利于渝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促進兩地產業合作、人員交流、社會融合;有利于引導臺商臺企參與重慶經濟社會建設,吸引臺灣優質產業、核心科技和精英人才到重慶發展;有利于進一步創新渝臺經貿交流合作模式,整合兩岸經濟資源,發揮彼此產業優勢,建立互惠合作機制;有利于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在重慶落地見效,加快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渝臺交流邁過35年

成果豐碩呈現六大特點

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5周年。35年來,渝臺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的渝臺大交流格局。

對此,陳全總結了交流呈現的六個特點:一是深埋內心的骨肉親情推動渝臺基層交流密切熱絡;二是互益相成的經濟合作推動渝臺經貿交流深度融合;三是同源同根的血脈聯結推動渝臺文化交流走入人心;四是用心用情的造福服務推動臺胞同等待遇落實落細;五是感人至深的兩地故事推動渝臺新聞交流乘勢向前;六是同心同行的追夢情懷推動渝臺青年交流擴面增效。

以經貿交流為例,1990年,以重慶百吉廚房用具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制造型臺資企業開始落戶重慶。2010年6月,兩岸和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凸顯重慶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2010年6月,兩岸和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2010年6月,兩岸和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市委臺辦供圖 華龍網發

重慶先后設立7個涉臺園區,每年舉辦“重慶·臺灣周”、臺企西部行等活動,建成以臺資企業為主的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和筆電產業集群,筆電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完善鞏固。

截至目前,2011家臺資企業扎根重慶,合同金額304.46億美元,2021年渝臺年貿易額超過640億元人民幣,占重慶對外貿易額的8%。 重慶已成為臺資臺企投資大陸西部的重要聚集地。

“35年來,渝臺兩地交流領域不斷拓展,規模持續擴大、影響逐年提升?!标惾硎荆酉聛?,市委臺辦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于促進渝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渝臺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同胞心靈契合,在新的奮斗起點上奮力書寫渝臺交流新篇章。

親愛的用戶,“重慶”客戶端現已正式改版升級為“新重慶”客戶端。為不影響后續使用,請掃描上方二維碼,及時下載新版本。更優質的內容,更便捷的體驗,我們在“新重慶”等你!
看天下
[責任編輯: 石月 ]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精彩視頻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