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 | 川渝科技學術大會上 這些學會、期刊為何能獲評“一流”?
12月12日,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會上公布了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和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等各獎項。

視頻 | 川渝科技學術大會上 這些學會、期刊為何能獲評“一流”?

來源:華龍網2023-12-12

華龍網訊(記者 伊永軍)12月12日,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會上公布了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和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等各獎項。

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華龍網記者 伊永軍 攝
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華龍網記者 伊永軍 攝

此次大會由重慶市科協、四川省科協聯合主辦。據介紹,川渝科協攜手開展戰略合作,自2020年起輪值舉辦“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川渝兩地科協認真籌辦,兩地科技社團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已逐漸打造成為川渝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學術盛會,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的大會又來到山城重慶,會上陸續發布了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和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并舉行頒獎。

據悉,為了引導川渝廣大科技工作者潛心學術研究,強化學術基礎,引領學術風尚,促進學術交流,打造學術品牌,川渝科協聯合組織開展了大會優秀論文、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川渝一流學會和川渝一流科技期刊評選活動。

經自愿申報、專家評審和對外公示后,共評選出184篇大會優秀論文、20項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家川渝一流學會和20家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為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頒獎。市科協供圖
為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頒獎。市科協供圖

會上,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獲獎代表、《骨研究》英文主編、四川大學教授周學東作了發言。

周學東說,他是來自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一名醫生,也是四川大學主辦的《骨研究》的主編。

在談到為何會創辦《骨研究》這本雜志時,周學東以他的專業舉例,任何現代科學技術在口腔醫學領域,都可以在牙齒和骨之間找到著力點和利用點,比如新材料、顯微技術、再生技術、機器人技術等,這些技術在口腔醫學的應用,飛速發展了口腔臨床醫學,給口腔疾病的防治帶來變革性的進展。創辦一本骨研究領域的期刊,對推動口腔醫學以及口腔醫學和交叉學科的發展,促進“醫學+X”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隨后,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獲獎代表、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朱才朝也作了發言。

為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頒獎。市科協供圖
為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頒獎。市科協供圖

朱才朝表示,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成立于1962年,目前已有會員單位300余家,個人會員3000余名,下設智能制造、機器人等17個分會,擁有機械、電子、汽車、材料等領域的一批國家和省部級杰出人才。2020年,該學會率先成立川渝機械工程學會創新聯盟,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素的集聚。該學會還實施科技鄉村振興計劃,先后對接我市31個區縣,累計為區縣培養上萬名智能制造的技能人才。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川渝科技社團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這些單位和個人為榜樣,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Screenshot_20231212_190947
Screenshot_20231212_191005
Screenshot_20231212_191030
Screenshot_20231212_191050
分享
新浪微博

視頻 | 川渝科技學術大會上 這些學會、期刊為何能獲評“一流”?

2023-12-12 20:34:45 來源:

華龍網訊(記者 伊永軍)12月12日,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會上公布了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和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等各獎項。

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華龍網記者 伊永軍 攝
2023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在重慶召開。華龍網記者 伊永軍 攝

此次大會由重慶市科協、四川省科協聯合主辦。據介紹,川渝科協攜手開展戰略合作,自2020年起輪值舉辦“川渝科技學術大會”,川渝兩地科協認真籌辦,兩地科技社團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已逐漸打造成為川渝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學術盛會,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的大會又來到山城重慶,會上陸續發布了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和2023川渝優秀科技學術論文,并舉行頒獎。

據悉,為了引導川渝廣大科技工作者潛心學術研究,強化學術基礎,引領學術風尚,促進學術交流,打造學術品牌,川渝科協聯合組織開展了大會優秀論文、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川渝一流學會和川渝一流科技期刊評選活動。

經自愿申報、專家評審和對外公示后,共評選出184篇大會優秀論文、20項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20家川渝一流學會和20家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為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頒獎。市科協供圖
為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頒獎。市科協供圖

會上,2023年度川渝一流科技期刊獲獎代表、《骨研究》英文主編、四川大學教授周學東作了發言。

周學東說,他是來自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的一名醫生,也是四川大學主辦的《骨研究》的主編。

在談到為何會創辦《骨研究》這本雜志時,周學東以他的專業舉例,任何現代科學技術在口腔醫學領域,都可以在牙齒和骨之間找到著力點和利用點,比如新材料、顯微技術、再生技術、機器人技術等,這些技術在口腔醫學的應用,飛速發展了口腔臨床醫學,給口腔疾病的防治帶來變革性的進展。創辦一本骨研究領域的期刊,對推動口腔醫學以及口腔醫學和交叉學科的發展,促進“醫學+X”的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隨后,2023年度川渝一流學會獲獎代表、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朱才朝也作了發言。

為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頒獎。市科協供圖
為2023年度川渝最具影響力學術活動頒獎。市科協供圖

朱才朝表示,重慶市機械工程學會成立于1962年,目前已有會員單位300余家,個人會員3000余名,下設智能制造、機器人等17個分會,擁有機械、電子、汽車、材料等領域的一批國家和省部級杰出人才。2020年,該學會率先成立川渝機械工程學會創新聯盟,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素的集聚。該學會還實施科技鄉村振興計劃,先后對接我市31個區縣,累計為區縣培養上萬名智能制造的技能人才。

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川渝科技社團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要以這些單位和個人為榜樣,堅定創新自信,勇攀科學高峰,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Screenshot_20231212_190947
Screenshot_20231212_191005
Screenshot_20231212_191030
Screenshot_20231212_191050
親愛的用戶,“重慶”客戶端現已正式改版升級為“新重慶”客戶端。為不影響后續使用,請掃描上方二維碼,及時下載新版本。更優質的內容,更便捷的體驗,我們在“新重慶”等你!
看天下
[責任編輯: 李茜 ]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精彩視頻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