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瞭望臺丨武隆點燃“文旅+”引擎 “跑贏”世界旅游目的地
推薦 | 要聞 重慶 兩江評 | 區縣 教育 文藝 | 健康 財經 生活 | 問政 汽車 直播 | 政法 視聽 專題 | 鳴家 史家 旅游 | 房產 國企 原創 | 應急 新聞發布

第193期

發布時間:Tue Apr 15 19:35:54 CST 2025

武隆是重慶旅游的“尖子生”,卻不忘在“領跑”路上查找自身不足,只為更平順地換擋前進。

今(15)日,武隆區召開了文化旅游發展大會,在這場決定該區旅游產業發展方向的會議上,武隆區全面剖析了國內外旅游產業發展特點,并結合自身文旅資源優勢和存在的不足,給出了契合武隆實際、實現旅游產業迭代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打法。

其中,“文旅+”被一再提及,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武隆文旅的全場景,引領這座文旅強區快步走向“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本期《渝州瞭望臺》,為你深度解析“文旅+”背后的武隆文旅產業發展新路徑。


創新文旅場景

讓武隆成為“想來1000次的地方”

在這場大會上,武隆區委書記范立新并不避諱存在的問題,因為“不破不立”。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注意到,武隆區從自身尋找文旅產業的不足,被提及的很多其實是優勢項目,意在自加擔子,謀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如核心景區需繼續優化迭代、擁有水陸空“三棲”優質資源但要加大開發利用等,隨著旅游新場景的出現,選擇做“斷舍離”,才能更好地“適配”世界旅游市場的發展。

對此,范立新給出了“把握機遇,向新發展”的解題思路。

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jpg

仙女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首先要把握政策機遇,今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政策文件,市委、市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加速釋放文旅產業“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武隆應緊跟政策,做好文旅產業布局。

其次要把握消費機遇,休閑、旅居、康養、體育等領域正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城市微度假、鄉村慢生活等休閑旅游需求激增,“銀發經濟”快速發展,全民健康意識崛起,“康養+旅居”的療愈型消費產品備受青睞,戶外運動興起,跟著賽事去旅游深受歡迎,武隆有先發優勢,應做好產品設計,促進旅游消費。

接著是交通機遇,渝湘復線高速武隆段通車,武道高速今年底通車、武兩高速明年10月通車,墊豐武高速已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渝廈高鐵重慶至黔江段將開通,武隆進入重慶中心城區“半小時經濟圈”;白馬航電樞紐蓄水后,還將極大提升武隆烏江段的旅游價值。

白馬山天尺情緣景區.jpg

白馬山天尺情緣景區。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還有先行先試機遇,市委、市政府支持武隆開展旅游國際化試點,納入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培育推薦名單;在全市迭代構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四梁八柱”任務中,也將武隆納入“烏江畫廊·多彩武陵”精品線路和多彩風情武陵高品質文旅景觀帶建設;武隆作為全市首批“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在空域配置、飛行服務管理等方面也具有先發制度優勢。

有了這些疊加機遇,武隆區決定搶抓跨越式發展窗口期,全面提升武隆文旅產業發展層次和綜合效益,既要有美景煙火氣,也更有國際范、藝術味、體驗感,讓武隆真正成為從“1000個人來一次的地方”變成“一個人想來1000次的地方”。

做文旅+文章

深度融合建全域全時全季全業態

引擎已經“點燃”,要讓車跑起來,還得有“變速器”,武隆文旅的變量則是“文旅+”。

范立新指出,“文旅+”深度融合是一個系統性、全方位的重構過程,是推動文旅產業多元化發展的有效手段。

1TV-華龍網記者發現,武隆區將旅游周邊的要素和場景,都置入了“文旅+”戰略。

圍繞“文旅+三棲”融合,要開發溫泉資源,大力發展游艇、水上游樂、帆船、漂流等業態,規劃建設水上運動休閑度假區、水上運動基地和水上運動賽事基地;發展“高鐵+高速”經濟,積極探索以量換價開通更多成渝中心城區直達武隆旅游專列,讓武隆成為成渝中心城區市民周末游、休閑游的首選之地;積極打造低空旅游、低空交通、低空運動等應用場景,豐富飛艇、直升機、滑翔傘、動力傘等低空觀光業態,首開全國跨戰區低空航線。

著眼“文旅+氣象”融合,將結合地理特征,打造冰雪玩樂、云霧景觀、星空體驗等氣象旅游業態,開發“氣象+科普”“氣象+研學”的氣象旅游新賽道,打造“追光者驛站”“云端觀景臺”,推出流星雨露營夜、彩虹瀑布攝影賽等主題體驗。

推動“文旅+科技”融合,運用科技技術改變文旅體驗與運營模式。夜游天生三橋要成為全國光影秀與無人機結合演藝的標桿??萍紶I銷要成為全市的典范。

天生三橋.jpg

天生三橋。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深化“文旅+農商”融合,發展景觀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品牌化、綠色化、信息化,積極發展后備箱經濟,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商促農”的融合發展格局。

包括“文旅+”深度融合在內,武隆重點要抓好的“九件事”,可以用一個放大版的“文旅+”來形容。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方面,武隆要+兄弟城市,共建“巴蜀世界遺產聯盟”“武陵山區(渝東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

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建設方面,武隆要+國際合作,豐富多元化產品供給,結合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開設離境退稅商場。

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創建方面,武隆要+國家資源支持,建設高質量的戶外運動場地設施,發展低空、沖浪、飛盤、槳板、速降等新興戶外運動,力爭到2027年,成功創建全國首批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

仙女山最美公路.jpg

仙女山最美公路。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旅游全域全時全季全業態發展方面,武隆要+一軸五片區,“一軸”即以烏江畫廊為軸,展現烏江之美,峽谷之秀,溫泉之景。“五片區”即鳳來、平橋等川東平行嶺谷片區,深入挖掘人文游和鄉村游;仙女山、雙河片區要加強景區聯動,豐富休閑度假、旅居康養、滑雪滑冰等產品;長壩、大洞河片區要依托掛壁水渠、罩云山景區開發,豐富懸崖漂流、礦泉水泳池、觀花觀星觀云等休閑產業;江口、石橋片區要依托芙蓉江、芙蓉湖、珠子溪,打造鐵人三項、游船觀光、垂釣賽事等水上休閑運動產業;滄溝、后坪片區要依托喀斯特天坑群、洞穴系統和峽谷資源,豐富戶外運動、戶外探險產品。

此外,在鄉村旅游全面提質提速、旅游服務品質全面提升、旅游營銷擴面增效、文旅經營主體培育等方面,武隆區也通過做“+法”,將景區優化和服務工作統籌了起來。

打造“武隆IP”

景區提檔活動上新拉動人氣與消費

針對如何解決武隆文旅IP弱的問題,這次大會也指明了路徑,即“五大提升”和“四個十大”。

“五大提升”包括仙女山、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芙蓉洞、芙蓉江等五大核心景區品質,提升其配套設施和完善服務功能,以滿足游客不斷增長的游覽需求。

芙蓉洞.jpg

芙蓉洞。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四個十大”則包括十大文旅精品項目、十大鄉村旅游產品、十大旅游基礎設施和十大文化旅游活動。

其中,具備IP潛質的文旅精品項目,首推天生三橋夜游項目,因首創天坑主題沉浸化夜游、首創實景行進式探秘夜游、首創代入交互式體驗夜游,體現科技與人文的共生、情感共鳴,該項目有望今年開工,明年五一前完工。

天生三橋玻璃跳臺.jpg

天生三橋玻璃跳臺。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掛壁水渠,則是武隆利用“四山三峽”的獨特景觀資源,開發懸崖漂流、五橋聯動、礦泉水泳池、洞穴探險、人文精神“五大特質”的爆款旅游新品,集自然探險、科普教育、文化沉浸于一體,該項目將于明年五一前開園運營。

活動是引流的利器,也是打造IP的“必殺技”,武隆區在文旅活動組織和運營方面也做了全面部署。

4月,有仙女山風箏季,武隆以此打造“風箏主題”文旅品牌,開展非遺風箏制作體驗、風箏特技飛行表演、巨型風箏放飛表演等特色活動,豐富春季旅游業態,促進淡季游客引流。

5月,有龍眼點睛、端午民俗——搶鴨子、龍舟競渡等特色活動,持續做靚芙蓉江龍舟錦標賽賽事品牌。

5-6月,圍繞低空經濟,開展賽前集訓、飛行競賽季、航空科普、航空航天商旅文化消費節等系列活動,加快構建“無人機+喀斯特地貌”特色應用場景。這個檔期,還將舉辦白馬山汽車拉力表演賽。

7月,有國內首個高海拔公路競速表演賽,武隆將依托賽事展示武隆喀斯特壯觀地貌,吸引廣大游客感受山環水繞間的“速度與激情”。同時,還將舉辦山地摩托車錦標賽,借助重慶摩博會的引流,打造山地摩旅基地。

7-8月,有芙蓉湖鐵人三項賽和仙女山草原露營音樂季,從國際賽事和音樂的賦能,打造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旅IP

仙女山大草原.jpg

仙女山大草原。武隆區委宣傳部供圖

8月,有仙女山飛行節暨熱氣球節,將開展好飛行表演、熱氣球節攝影大賽、“最美仙女山”游客短視頻大賽等集互動性、觀賞性、體驗性和文化展示性于一體的文旅體驗活動,驅動全區低空經濟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

9月,有國際山地戶外運動公開賽,武隆在此期間,還將同步舉行全市體育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山地戶外運動嘉年華活動,讓游客“跟著賽事來旅行”,進一步激發區域消費潛力。

10月,則有仙女山金秋馬拉松賽,武隆將利用仙女山康養休閑、旅游度假等資源,通過以賽促旅,實現文體旅的深度融合。

主政者說

武隆區委書記范立新:

形成全域全時全季全業態旅游格局

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武隆文旅隨中國文旅而興,已走過了三十年的歷程。一代代武隆人抓旅游發展不動搖,武隆已從邊遠小縣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有名的文旅大區。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是武隆文旅發展的重要密碼?!蔽渎^委書記范立新說,要準確把握機遇和變化,推動全區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談及市場變化對武隆文旅的啟發,范立新說:“文化旅游的內在邏輯和發展特點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主要體現在‘六個化’:一是國際化,2024年全國入境游客達6488.2萬人次、增長83%,全市接待入境游客超190萬人次、增長120%,在全面放寬優化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后,入境游客規模還將持續擴大;二是體驗化,以城市‘2小時交通圈’為核心的短途旅游快速興起,48小時微度假模式正加速發展;三是圈層化,消費向圈層化、個性化加速轉變,定制化服務占比持續擴大;四是多元化,文旅業態正從單一要素挖掘向多元深度融合發展轉變,‘旅游+’‘+旅游’正成為主流;五是數字化,AI重構了資源調度、線路規劃與營銷模式,數字技術亦打開了全新的文旅體驗和文旅宣傳的敘事方式;六是創意化,文旅產品從傳統要素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創意驅動轉變,從需求創造供給向供給創造需求轉變,如故宮將豐富的文化資源與現代創意設計相結合,開發出眾多故宮口紅、朝珠耳機、故宮日歷等文創產品,從供給端創造出了消費者對故宮文化產品的需求,引領了文化消費新潮流。”

談及武隆文化旅游發展的任務和目標,范立新說:“武隆將認真落實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部署,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著力完善現代文旅產業體系,系統推進高質量文旅經濟、高水平文旅供給、高品質文旅體驗、高效能文旅治理,積極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注入武隆新動力。到2025年,景區持票游客750萬人次,增長18%以上,其中入境游客30萬人次,增長20%以上,旅游人均消費達到1150元。到2027年,景區持票游客破1000萬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0萬人次,旅游人均消費達到1300元,文旅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3%左右,形成全域全時全季全業態旅游格局,初步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span>

談及如何理順政府與文旅產業發展的關系,范立新說:“我們要重點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要發揮引導與監管作用,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完善基礎設施,為經營主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要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從國企當主力軍向支持國企民企協同作戰轉變,支持涉旅經營主體順應市場需求創新產品與服務,全力提升競爭力。二是守成與創新的關系。守成就是守住基本盤。五大景區的提質要放在首位。創新就是開發新資源、發展新業態,不斷出新,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不可偏廢,不可顧此失彼。三是改革與發展的關系。要向改革要動力,凡是阻礙文旅產業發展不合理的框框要打破。要向發展要課題,凡是不適應新業態新事物發展的管理方式要改變。要通過推出一批在全國、全市具有武隆辨識度的文旅標志性改革成果,推動旅游產業規模擴張、質量提升,創造更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span>

記者手記

武隆文旅的三十年,是一部“向山而行”的奮斗史,更是一部“以旅為媒”的文明對話錄。從喀斯特秘境到國際舞臺,從生態保護到價值創新,武隆以“三次創業”為筆,以山水為紙,書寫了中國式現代化文旅發展的鮮活樣本。當渝廈高鐵呼嘯而來、當《印象武隆》的聲光浸染星空,這座“值得來一千次”的山水之城,正以更開放的胸襟,向世界發出邀約。


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 記者 陳攀/文

曹建/外聯

趙軍/設計

王婷婷/編輯

兩江潮涌,渝州蔥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區縣幸福之治,探融合發展之勢。瞭望渝州,看見遠見。華龍網客戶端推出全媒體時政欄目《渝州瞭望臺》。以區縣為樣本,以成效洞悉發展之策,以對話論道繁榮之路,見證基層社會治理的提速增效,唱響巴渝大地經濟發展的時代合音。讀:言之有物的深度報道;看:融媒體多維度的呈現;問:區縣主政者權威解答。

往期回顧

嫩草影院永久在线一二三四